“狖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2D6
【GBK编码】A0FB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5344534
【汉语拼音】yòu
【拼音编码】 you4
【五笔编码】 qtp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WO
【注音符号】ㄧㄡˋ
【广东话】jau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狖 yòu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猴,黄黑色,尾巴很长:“猨~颠蹶而失木枝。”
<释义2>古书上说的一种像狸的野兽:“大人加狐狸、~白、黑貂之裘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狖1 [yòu ㄧㄡˋ]
[《廣韻》余救切,去宥,以。]
亦作“ 貁1 ”。
1.长尾猿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雷填填兮雨冥冥,猨啾啾兮狖夜鳴。”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狖鼯猓然。” 刘逵 注引《异物志》:“狖,猿類,露鼻,尾長四五尺。居樹上,雨則以尾塞鼻。” 唐 李咸用 《和吴处士题村叟壁》:“睡島鳧藏足,攀藤狖凍拳。”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一·浔州》:“賊登巖攀樹,捷如猿狖,追襲不及。”2.一种像狸的兽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东夷传》:“大人加狐狸、狖白、黑貂之裘,以金銀飾帽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东夷传》:“其國善養牲,出名馬、赤玉、貂狖、美珠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