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獐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350
【GBK编码】E2AF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35341431251112
【汉语拼音】zhāng
【拼音编码】 zhang1
【五笔编码】 qtu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KE
【注音符号】ㄓㄤˉ
【广东话】zoeng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獐 zhāng
<释义1>哺乳动物,形状像鹿,毛较粗,头上无角,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。皮可制革(亦称“牙獐”):~头鼠目(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獐1 [zhānɡ ㄓㄤ]
[《廣韻》諸良切,平陽,章。]
亦作“ 麞1 ”。
即獐子。古代叫麕。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此良狗也,其志在獐麋豕鹿,不在鼠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鹿之上山,獐不能跂也。” 宋 陆游 《两獐》诗:“吾園畜兩獐,善驚未易馴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六七回:“一日,衆人擡了許多獐狸鹿兔回來。”参见“ 獐子 ”。 五代 马缟 《中华古今注·鹿》:“ 青州 人謂鹿爲獐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