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獱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371
【GBK编码】AAA0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3534451233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biān,piàn
【拼音编码】 bian1 pian4
【五笔编码】 qtpm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KL
【注音符号】ㄅㄧㄢˉ,ㄆㄧㄢˋ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獱 biān
<释义1>古同“猵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獱 piàn
<释义1>古同“猵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獱1 [bīn ㄅㄧㄣ]
[biān ㄅㄧㄢ]
[《廣韻》符真切,平真,並。]
[《集韻》卑民切,平真,幫。]
即獱獭。又称猵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故爲淵敺魚者,獺也”。 汉 赵岐 注:“獺,獱也。”《广雅·释兽》:“獱,獺也。” 王念孙 疏证:“《説文》:猵,獺屬也,或从賓作獱。又云:獺如小狗,水居食魚……《御覽》引《博物志》云:獱頭如馬頭,腰以下似蝙蝠,毛似獺,大可五六十斤。《名醫别錄》 陶 注亦云:獺有兩種,獱獺形大,頭如馬,身似蝙蝠。則獱乃獺之大者,而 顔師古 注《漢書·揚雄傳》以獱爲小獺,非也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水獭》:“﹝獺﹞大者曰獱,曰猵。”《授时通考·农馀·果三》:“﹝橙﹞實似柚而香……同獱肉食,發頭旋,惡心。”参见“ 獱獺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