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玃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383
【GBK编码】AB50
【笔画数】23
【笔顺】35325111251113241112154
【汉语拼音】jué
【拼音编码】 jue2
【五笔编码】 qth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NX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ㄝˊ
【广东话】fok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玃 jué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大猴子:“故狗似~,~似母猴,母猴似人。”
<释义2>古同“攫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玃1 [jué ㄐㄩㄝˊ]
[《廣韻》居縛切,入藥,見。]
1.大猴。一说大猿。亦泛指猿猴。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數傳而白爲黑,黑爲白;故狗似玃,玃似母猴,母猴似人。人之與狗則遠矣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張羅罔罝罘,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菟麋鹿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玃亦獼類也,長臂善搏。玃身長,金色。”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迅蜼臨虚以騁巧,孤玃登危而雍容。” 清 张尚瑗 《九鲤湖》诗:“强半虵螾曳,有時猱玃騖。”2.通“ 攫 ”。攫取;搏击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夫三羣之蟲,水居者腥,肉玃者臊,草食者羶。” 高诱 注:“肉玃者,玃拏肉而食之,謂鷹雕之屬。”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:“ 晟 馳往,遇雕相玃,遂一發雙貫焉。”玃,《隋书·长孙晟传》作“攫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