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3E0
【GBK编码】D6E9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121311234
【汉语拼音】zhū
【拼音编码】 zhu1
【五笔编码】 gr gri gri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MKO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ˉ
【广东话】zy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珠 zhū
<释义1>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,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,乳白色或略带黄色,有光泽,可做装饰品,亦可入药。称“珍珠”(亦作“真珠”,简称“珠”):~蚌。~宝。~花。夜明~。~玑(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)。~联璧合(珍珠联成串,美玉放在一起,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)。
<释义2>像珠子的东西:汗~。泪~。露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珠1 [zhū ㄓㄨ]
[《廣韻》章俱切,平虞,章。]
1.珍珠。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球。常作贵重饰物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淮 夷蠙珠暨魚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珠,足以御火災,則寶之。” 韦昭 注:“珠,水精。” 唐 李白 《白胡桃》诗:“疑是老僧休念誦,腕前推下水精珠。” 清 黄景仁 《感旧》诗之三:“珊瑚百尺珠千斛,難换 羅敷 未嫁身。”2.玉珠。《文选·左思〈蜀都赋〉》:“其中則有青珠黄環。” 刘逵 注:“青珠,出 蜀郡 平澤 。” 唐 李贺 《夜来乐》诗:“劍崖鞭節青石珠,白騧吹湍凝霜鬚。”3.比喻华美的文词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 茂先 摇筆而散珠, 太冲 動墨而横錦。” 唐 韩愈 《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》:“遺我明珠九十六,寒光映骨睡驪目。” 孙汝听 注:“ 汀 ( 盧汀 )詩九十六字。”4.指有光泽的圆粒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芙蓉赋》:“葉折水以爲珠,條集露而成玉。” 唐 李贺 《龙夜吟》:“寒碪能搗百尺練,粉淚凝珠滴紅綫。” 清 张鉴 《冬青馆古宫词》之二一三:“蕭蕭秋草露珠凝,内苑西風繞夜燈。” 王蒙 《深的湖》:“我有眼无珠。”5.量词。多用于液体,犹滴。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你请来,把你的指头刺破,滴几珠血在这茅人头上。” 郭沫若 《创造十年续篇》六:“但名号虽叫‘状元’,胸里却没有几珠墨水。”6.通“ 朱 ”。红色。《後汉书·袁逢传》:“賜以珠畫。” 李贤 注:“《音義》云:‘以朱沙畫之也。’珠與朱同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