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琯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42F
【GBK编码】AC67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112144525151
【汉语拼音】guǎn
【拼音编码】 guan3
【五笔编码】 gpn gpn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WY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ㄢˇ
【广东话】gu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琯 guǎn
<释义1>古代管乐器,用玉制成,像笛,六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琯1 [ɡuǎn ㄍㄨㄢˇ]
[《廣韻》古滿切,上緩,見。]
亦作“ 璭1 ”。
1.玉管。古乐器,用玉制成,六孔,如笛。曆家用以候气。《大戴礼记·少间》:“ 西王母 來獻其白琯。” 卢辩 注:“琯所以候氣。”《晋书·律曆志上》:“ 黄帝 作律,以玉爲管,長尺,六孔,爲十二月音。至 舜 時, 西王母 獻昭華之琯,以玉爲之。” 唐 杜甫 《小至》诗:“刺繡五紋添弱綫,吹葭六琯動浮灰。” 明 张昱 《冬至日次张太守韵》:“人間梅柳關春事,次第從教律琯吹。”2.通“ 管 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芙蓉赋》:“根雖割而琯徹,柯既解而絲縈。”一本作“ 管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