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璫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4AB
【GBK编码】AD63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11212434525125121
【汉语拼音】dāng
【拼音编码】 dang1
【五笔编码】 gipl giv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KJK
【注音符号】ㄉㄤˉ
【广东话】dong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璫 dāng
<释义1>见“珰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璫1 [dānɡ ㄉㄤ]
[《廣韻》都郎切,平唐,端。]
“ 珰1 ”的繁体字。
1.古代妇女的耳饰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〈为焦仲卿妻作〉》:“腰若流紈素,耳著明月璫。” 吴兆宜 注:“穿耳施珠曰璫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無微情以效愛兮,獻 江 南之明璫。” 唐 杜牧 《郡斋独酌》诗:“三千宫女側頭看,相排踏碎雙明璫。”2.借指宦官。 汉 代宦官充武职者,其冠用璫和貂尾为饰,故后代用称宦官。《後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武冠,一曰武弁大冠,諸武官冠之。侍中、中常侍加黄金璫,附蟬爲文,貂尾爲飾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二璫之横,三尺童子恨不嚙之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笔记》卷一:“詢之士人,乃知爲故 明 罪惡滔天磔尸身後,逆璫 魏忠賢 之墓。”3.瓦当。屋椽头的装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華榱璧璫,輦道纚矚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韋昭 曰:‘裁玉爲璧,以當榱頭。’ 司馬彪 曰:‘以璧爲瓦當。’”4.见“ 璫琅 ”、“ 璫璫 ”。5.见“ 琅璫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