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瓚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4DA
【GBK编码】AD91
【笔画数】23
【笔顺】1121312135312135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zàn
【拼音编码】 zan4
【五笔编码】 gtfm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MRL
【注音符号】ㄗㄢˋ
【广东话】zaa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瓚 zàn
<释义1>见“瓒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瓚1 [zàn ㄗㄢˋ]
亦作“ 瓉1 ”。“ 瓒1 ”的繁体字。
1.质地不纯的玉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天子用全,上公用龍,侯用瓚,伯用將。”2.古代祭祀用的玉制酒勺。《书·文侯之命》:“ 平王 錫 晋文侯 秬鬯圭瓚。” 孔 传:“以圭爲杓柄,謂之圭瓚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璋瓚奚獻,禕褕罔設,嗚呼哀哉。” 宋 叶適 《徐文渊墓志铭》:“君每爲余評詩及他文字,高者迥出,深者寂入,鬱流瓚中,神洞形外。”参见“ 玉瓚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