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瓦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4E6
【GBK编码】CDDF
【笔画数】4
【笔顺】1554
【汉语拼音】wǎ,wà
【拼音编码】 wa3 wa4
【五笔编码】 gny gny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AZYS
【注音符号】ㄨㄚˇ,ㄨㄚˋ
【广东话】ngaa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瓦 wǎ
<释义1>用陶土烧成的:~罐。~器。~釜雷鸣(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煊赫一时)。
<释义2>〔~特〕电的功率单位。简称“瓦”。
<释义3>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:~当(d乶g )(即瓦筒之头)。~匠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瓦 wà
<释义1>盖瓦:这间房就等~瓦(w?)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瓦1 [wǎ ㄨㄚˇ]
[《廣韻》五寡切,上馬,疑。]
1.古代陶制器物的总称。《荀子·性恶》:“夫陶人埏埴而生瓦。”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祭古冢文》:“明器之屬,材瓦銅漆,有數十種。”2.古代泥土烧制的纺锤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女子……載弄之瓦。” 毛 传:“瓦,紡塼也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古之撚線者,以專爲錘。《説苑·雜言篇》曰:‘子不聞 和氏 之璧乎?價重千金,然以之間紡,曾不如瓦磚。’此紡用瓦磚之證。”3.古八音中“土”的别称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匏以宣之,瓦以贊之。”4.铺屋面的建筑材料。通常用泥土烧成,也有用其他材料制作的。《庄子·达生》:“雖有忮心者,不怨飄瓦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飄落之瓦,偶爾傷人,雖忮逆褊心之夫終不怨恨。”《汉武故事》:“庭中皆壂以文石,率以銅爲瓦。” 唐 郑处诲 《明皇杂录》卷下:“因大風折屋墜於堂上,略無所損,撤瓦以觀,皆承以木瓦。”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瓦》:“凡埏泥造瓦,堀地二尺餘,擇取無沙黏土而爲之。”5.指物体中间拱起的部分。6. 宋 元 都市中商旅贸易和游乐的场所。 宋 灌圃耐得翁 《都城纪胜·瓦舍诸伎》:“瓦者,野合易散之意也。” 宋 张端义 《贵耳集》卷下:“ 臨安 中瓦在御街中,士大夫必遊之地,天下術士皆聚焉。”《古今小说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“﹝ 郭大郎 ﹞因去瓦裏看,殺了构欄裏的弟子,連夜逃走。” 清 李调元 《卍斋璅录》卷一:“勾欄聚會之地曰瓦子。 宋 有南瓦、北瓦、上瓦、下瓦等名。按取瓦合之義,故曰瓦。”参见“ 瓦子 ”、“ 瓦市 ”。7.古代术数家视为忌讳的月份或凶险的卦数。 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凡數家具六位者,以正月九月爲‘上瓦’,五月爲‘下瓦’。瓦或云兀。瓦言其破,兀言其危,忌於臨官。其八卦者,以巽爲‘上瓦’,坤爲‘下瓦’,皆以年起月,以月起日。”8.电的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。详“ 瓦特 ”。
瓦2 [wà ㄨㄚˋ]
[《廣韻》五化切,去禡,疑。]
盖瓦,铺瓦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草篇》:“ 大曆 中,修 含元殿 ,有一人投狀請瓦,且言瓦工惟我所能,祖父已嘗瓦此殿矣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