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瓿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4FF
【GBK编码】EAB3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14312511554
【汉语拼音】bù
【拼音编码】 bu4
【五笔编码】 ukg ukg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UYS
【注音符号】ㄅㄨˋ
【广东话】pa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瓿 bù
<释义1>〔~甊〕小瓮,圆口,深腹,圈足,用以盛物。简称“瓿”。
<释义2>古代的一种小瓮,青铜或陶制,用以盛酒或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瓿1 [bù ㄅㄨˋ]
[《廣韻》蒲口切,上厚,並。]
[《廣韻》防無切,平虞,並。]
古代容器名。陶或青铜制。圆口、深腹、圈足,用以盛物。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夫鼎者,非效壺醯醬瓿耳,可懷挾提絜以至 齊 者。” 高诱 注:“瓿,甂也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﹝ 劉歆 ﹞謂 雄 曰:‘空自苦!今學者有禄利,然尚不能明《易》,又如《玄》何?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。’” 颜师古 注:“瓿,音部。小甖也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、庄岳委谈下》:“余二十年前,所見《水滸傳》本,尚極足尋味。十數載來,爲 閩 中坊賈刊落,止錄事實,中間遊詞餘韻,神情寄寓處,一概删之,遂幾不堪覆瓿。” 清 梁绍壬 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寻常音误》:“覆瓿,廢紙覆罋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