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517
【GBK编码】AE5B
【笔画数】20
【笔顺】21531512512543121554
【汉语拼音】yǎn
【拼音编码】 yan3
【五笔编码】 hag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HYS
【注音符号】ㄧㄢˇ
【广东话】jin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甗 yǎn
<释义1>古代蒸煮用的炊具,上下两层,中间有箅子,陶制或青铜制。
<释义2>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。
<释义3>古地名,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甗1 [yǎn ㄧㄢˇ]
[《廣韻》魚蹇切,上獮,疑。]
[《廣韻》語軒切,平元,疑。]
[《廣韻》魚變切,去線,疑。]
古代一种炊器。以青铜或陶为之,分两层,上部是透底的甑,下部是鬲。上可蒸,下可煮。外形上大下小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陶人》:“陶人爲甗,實二鬴,厚半寸,脣寸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甗,無底甑。”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 齊侯 使 賓媚 人賂以 紀 甗、玉磬與地。” 杜预 注:“甗,玉甑也,皆滅 紀 所得。” 宋 文同 《石姥赋》:“燀多稼以巨甗兮,烹羣命于碩鬴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