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甸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538
【GBK编码】B5E9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3525121
【汉语拼音】diàn,tián,shèng
【拼音编码】 dian4 tian2 sheng4
【五笔编码】 ql ql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RYKI
【注音符号】ㄉㄧㄢˋ,ㄊㄧㄢˊ,ㄕㄥˋ
【广东话】din1 din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甸 diàn
<释义1>古代指郊外的地方。
<释义2>田野的出产物:“纳货贝于君,则曰纳~于有司”。
<释义3>治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甸 tián
<释义1>古同“畋”,打猎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甸 shèng
<释义1>古同“乘”,古代划分田、里的名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甸1 [diàn ㄉㄧㄢˋ]
[《廣韻》堂練切,去霰,定。]
1.王田。 晋 潘岳 《藉田赋》:“伊 晉 之四年,正月丁未,皇帝親率羣后,藉于千畝之甸,禮也。”参见“ 甸服 ”。2.古代京城郊外的地方称“甸”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三曰邦甸之賦。” 贾公彦 疏:“郊外曰甸,百里之外,二百里之内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罪重于郊甸,無所伏竄,敢布其死。” 杜预 注:“郭外曰郊,郊外曰甸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千里之内曰甸,京邑在其中央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甸,田也。千里之内,其田賦入於天子,故謂之甸。” 唐 韩愈 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雖在萬里之外,嶺海之陬,待之一如畿甸之間,輦轂之下。”3.田野;原野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诗:“喧鳥覆春洲,雜英滿芳甸。” 徐迟 《生命之树常绿》:“每当春天来临,牧场、田边、山腰、湖畔、高山、草甸,到处盛开了美丽的杜鹃花。”4.区域;流域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》:“鵲起登 吴 山,鳳翔臨 楚 甸。” 宋 岳飞 《奏乞进驻淮甸札子》:“ 淮 甸迫近行在,臣願提全軍進屯,萬一番僞窺伺,臣當竭力奮擊,期于破滅。”5.田野的出产物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臣爲君喪,納貨貝於君,則曰納甸於有司。” 郑玄 注:“甸,謂田野之物。”6.即甸师。古代掌管田事的官。《穀梁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甸粟而内之三宫,三宫米而藏之御廪。” 范宁 注:“甸,甸師,掌田之官也。”7.治理。《书·多士》:“乃命爾先祖 成湯 革 夏 ,俊民甸四方。” 孔 传:“天命 湯 更代 夏 ,用其賢人治四方。”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信彼 南山 ,惟 禹 甸之。” 毛 传:“甸,治也。” 唐 贾岛 《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》诗:“去年新甸邑,猶滯佐時才。”8.犹挺,挺立。 汉 扬雄 《太玄·图》:“天甸其道,地杝其緒。” 范望 注:“甸之言挺也……言天挺立其道於上。”9. 元 代 云南 地方行政单位名。《元史·地理志四》:“ 雲南 諸路行中書省,爲路三十七、府二,屬府三,屬州五十四,屬縣四十七。其餘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數。”《元史·地理志四》:“﹝ 石舊 ﹞縣在州東,有四甸:曰 掌鳩 ,曰 法塊 ,曰 抹捻 ,曰 曲蔽 。”
甸2 [tián ㄊㄧㄢˊ]
[《集韻》亭年切,平先,定。]
1.通“ 田 ”、“ 畋 ”。打猎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服》:“凡甸,冠弁服。” 郑玄 注:“甸,田獵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甸,音田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若大甸,則帥有司而饁獸于郊。” 郑玄 注:“甸,讀曰田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甸、田聲同。《叙官》注云:‘甸之言田也。’田爲田狩正字,甸爲借字,故讀從之。”2.见“ 甸2甸 ”。
甸3 [shènɡ ㄕㄥˋ]
[《集韻》石證切,去證,船。]
1.古代征赋划分田里、区域的单位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九夫爲井,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,四丘爲甸。” 郑玄 注:“甸之言乘也,讀如衷甸之甸。甸方八里。”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唯社,丘乘共粢盛” 汉 郑玄 注:“丘,十六井也,四丘六十四井曰甸,或謂之乘。”《通典·食货一》:“乃經土地,而井牧其田野。九夫爲井,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,四丘爲甸……以任地事,而令貢賦。”2.大车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 良夫 乘衷甸兩牡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甸即乘也。四丘爲甸,出車一乘,故以甸爲名。是古者乘、甸同也。”
甸4 [yìnɡ ㄧㄥˋ]
[《字彙補》以證切]
地名用字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﹝ 廣漢郡 ﹞縣十三…… 甸氐道 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:“甸,音媵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