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疃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583
【GBK编码】EEB6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25121414312511211
【汉语拼音】tuǎn
【拼音编码】 tuan3
【五笔编码】 luj luj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KIKB
【注音符号】ㄊㄨㄢˇ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疃 tuǎn
<释义1>禽兽践踏的地方,
<释义2>村庄,屯(多用于地名):白家~(在中国北京市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疃1 [tuǎn ㄊㄨㄢˇ]
[《廣韻》吐緩切,上緩,透。]
亦作“ 墥2 ”。亦作“ 畽1 ”。
1.禽兽践踏之处。《说文·田部》“疃”字下引《诗》:“町疃鹿場。” 段玉裁 注:“獸足蹂地曰厹,其所蹂之處曰疃。”今本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作“畽”。 宋 黄庭坚 《观秘阁苏子美题壁诗》:“ 姑蘇 麋鹿疃,風月有書堂。”《雍熙乐府·粉蝶儿·中州十九韵》:“盤桓疃畔蠻端路,見一箇遶道刀騷老夫。”2.村庄;屯。 唐 唐彦谦 《夏日访友》诗:“孤舟唤野渡,村疃入幽邃。” 元 郑廷玉 《看钱奴》第三折:“你和俺須同村共疃近隣莊。” 李存葆 《高山下的花环》十五:“她脾气好,性子温,三村五疃都夸俺命好有福。”3.用作地名用字。《水浒传》第六三回:“前到 庾家疃 ,列成陣勢,擺開一萬五千人馬。”如: 山东 有 柳疃 , 河北 有 贾家疃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