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疇 汉语拼音chóu 五笔编码 ldt lfnf !
时间: 2013年08月04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疇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587
【GBK编码】AEA0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2512112151211251124
【汉语拼音】chóu
【拼音编码】 chou2
【五笔编码】 ldt lfn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KIJD
【注音符号】ㄔㄡˊ
【广东话】cau4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疇 chóu <释义1>见“畴”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疇1 [chóu ㄔㄡˊ] [《廣韻》直由切,平尤,澄。] “ 畴1 ”的繁体字。 1.已耕作的田地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易其田疇,薄其税斂,民可使富也。” 孙奭 疏:“《説文》云:﹝疇﹞爲耕治之田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農不去疇,商不變肆。” 唐 韩愈 《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風雨順易,秔稻盈疇。”2.指良田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若 管晏 而休,則下走將歸 延陵 ,之皋,修農圃之疇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美田曰疇。”《後汉书·安帝纪》:“詔三輔…… 太原 各修理舊渠,通利水道,以溉公私田疇。” 李贤 注引《前书音义》:“美田曰疇。”3.特指种麻的田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燒薙行水,利以殺草,如以熱湯,可以糞田疇。”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:“穀田曰田,麻田曰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田疇荒蕪,資用乏匱。” 韦昭 注:“穀地爲田,麻地爲疇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辨物》:“疇也者何也?所以爲麻也。”4.田间的分界。《文选·左思〈蜀都赋〉》:“其園則有蒟蒻、茱萸、瓜疇、芋區。” 刘逵 注:“疇者,界埒小畔際也。”《文选·左思〈魏都赋〉》:“均田畫疇,蕃廬錯列。” 张载 注:“疇者,界也,埒畔際也。”5.培土。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今夫樹木者,灌以瀿水,疇以肥壤。” 高诱 注:“疇,雍壤。”6.齐等;使相等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﹝ 霍光 ﹞功德茂盛,朕甚嘉之。復其後世,疇其爵邑,世世毋有所與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疇者,等也,言不復減也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 莽 有定國安 漢 家之大功,宜賜號曰 安漢公 ,益户,疇爵邑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平帝元始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此言 莽 進號爲公,宜益其邑户,使與爵等也。”《後汉书·祭遵传》:“生則寵以殊禮,奏事不名,入門不趨。死則疇其爵邑,世無絶嗣。” 李贤 注:“疇,等也。言功臣死後,子孫襲封,世世與先人等。”参见“ 疇騎 ”。7.种类;同类。后作“儔”。《书·洪範》:“ 鯀 陻洪水,汩陳其五行,帝乃震怒,不畀洪範九疇,彝倫攸斁。” 孔 传:“疇,類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不與 鯀 大法九類。”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夫物各有疇,今 髠 賢者之疇也。” 姚宏 注:“疇,類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草木疇生,禽獸羣焉。” 杨倞 注:“疇與‘儔’同,類也。”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 信 亡 楚 歸 漢 ……坐法當斬,其疇十三人皆已斬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疇,類也。”《文选·嵇康〈赠秀才入军〉诗》:“咬咬黄鳥,顧疇弄音。” 吕向 注:“疇,匹也。”8.谁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后克聖,臣不命其承,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?” 孔 传:“言王如此,誰敢不敬順王之美命而諫者乎?”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封禅文〉》:“罔若淑而不昌,疇逆失而能存?”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:“疇,誰也。” 唐 杜甫 《九日寄岑参》诗:“安得誅雲師,疇能補天漏?” 明 高启 《送刘使君》诗:“君懷孰可語?予過疇能規?”9.谓世代相传。参见“ 疇人 ”、“ 疇官 ”。10.犹曩。以往;从前。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 巡 ( 張巡 )與 潮 ( 令狐潮 )書曰:‘僕誠下材,亦天下一男子耳。今遇明君聖主,疇則屈腰,逢豺狼犬羊,今須展志。’”按,《字彙·田部》:“疇,曩也。”参见“ 疇日 ”、“ 疇年 ”。11.通“ 籌 ”。筹划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故至賢疇四海, 湯 武 是也。” 杨倞 注:“疇與‘籌’同,謂計度也。”一说通“ 壽 ”。保全。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:“疇者,保也。《國語·楚語》:‘臣能自壽也。’ 韋 注:‘壽,保也。’……此文作‘疇’者,古字通耳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議惟疇政,名實相課。”12.通“ 醻 ”、“ 酬 ”。酬报;酬谢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臣聞 公子季友 有功於 魯 ,大夫 趙衰 有功於 晉 ,大夫 田完 有功於 齊 ,皆疇其庸,延及子孫。” 杨树达 《汉书窥管·赵尹韩张两王传》:“‘疇’當讀爲‘醻’。《詩·小雅·彤弓篇》云:‘一朝醻之。’《毛傳》云:‘醻,報也。’”《文选·孙楚〈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〉》:“﹝ 公孫淵 ﹞内傲帝命,外通南國,乘桴滄流,交疇貨賄。”一本作“ 酬 ”。 吕延济 注:“酬,報也。”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三·束晳歌》:“ 束先生 ,通神明,請天三日甘雨零。我黍以育,我稷以生。何以疇之,報 束 長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节度使加宣徽制》:“用是疇其展寀之勞,寵以宣猷之號。”13.古国名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昔 摯疇 之國也由 大任 。” 韦昭 注:“ 摯 疇 二國 任 姓, 奚仲 、 仲虺 之後, 大任 之家也。”14.姓。 春秋 时 越国 有大夫 畴无馀 。见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。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疆 汉语拼音jiāng,qiáng 五笔编码 xfg xfgg 下一篇文章:疈 汉语拼音pì 五笔编码 gkll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