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疣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5A3
【GBK编码】F0E0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13411354
【汉语拼音】yóu
【拼音编码】 you2
【五笔编码】 udnv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TGR
【注音符号】ㄧㄡˊ
【广东话】ja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疣 yóu
<释义1>一种皮肤病,病原体是一种病毒,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,不痛也不痒(俗称“瘊子”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疣1 [yóu ㄧㄡˊ]
[《廣韻》羽求切,平尤,云。]
亦作“ 肬1 ”。
1.皮肤病名。病原体是一种病毒。症状是皮肤上出现跟正常的皮肤颜色相同的或黄褐色的突起,一个或多个,表面干燥而粗糙,不疼不痒,好发于面部和手背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彼以生爲附贅懸疣。” 明 陈继儒 《偃曝谈馀》卷下:“ 王欽若 項有附疣。”2.用同“ 尤 ”。怨恨,归咎;过失。 汉 牟融 《理惑论》:“三皇之時,食肉衣皮,巢居穴處,以崇質樸,豈復須章黼之冠,曲裘之飾哉。然其人稱有德,而孰疣之。”《孔丛子·抗志》:“公曰:‘然乎!寡人之過也,今知改矣。’答曰:‘君弗能焉,口順而心不懌,臨事必疣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