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痧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5E7
【GBK编码】F0F0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13414412343
【汉语拼音】shā
【拼音编码】 sha1
【五笔编码】 uii uii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TVKM
【注音符号】ㄕㄚˉ
【广东话】saa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痧 shā
<释义1>〔~子〕麻疹的俗称。
<释义2>中医指霍乱、中暑、肠炎等急性病:发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痧1 [shā ㄕㄚ]
1.病名。中医指霍乱、中暑等急性病。 明 陈实功 《外科正宗·疔疮》:“霍亂、絞腸痧及諸痰喘,並用薑湯磨服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那店主人點了個燈籠,隔窗户叫公子開了門,進來一看,説:‘不好!這是勾腳痧!轉腿肚子!快些給他刮出來打出來才好呢!’”发痧。参阅 清 王凯 《痧症全书》。2.痧子,麻疹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·瘟癍疹痧》:“痧白疹紅如膚粟。”注:“發於衞分則爲痧,衞主氣,故色白如膚粟也。”3.方言。指疟疾。 公刘 《太阳的家乡》:“这里的老百姓把疟疾一概称作痧,有泥鳅痧、蛤蟆痧、羊毛痧、青痧、红痧等等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