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瘖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616
【GBK编码】AF8A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1341414312511
【汉语拼音】yīn
【拼音编码】 yin1
【五笔编码】 uuj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TSK
【注音符号】ㄧㄣˉ
【广东话】jam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瘖 yīn
<释义1>同“喑”①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瘖1 [yīn ㄧㄣ]
[《廣韻》於金切,平侵,影。]
“ 闇4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同“ 喑 ”。嗓子哑,不能出声;失音。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此譬猶瘖者而使爲行人,聾者而使爲樂師。”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灸之則瘖,石之則狂。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臣 意 謂之病苦沓風,三歲四支不能自用,使人瘖,瘖即死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瘖者,失音也。”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王绩》:“ 子光 瘖,未嘗交語,與對酌酒懽甚。” 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缄愁》:“雖則是感嚴親,問病由,念孩兒口如瘖,難自剖。”2.哑巴,哑子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嚚瘖不可使言,聾聵不可使聽。” 韦昭 注:“瘖,不能言者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雖有 舜 禹 之智,吟而不言,不如瘖聾之指麾也。”3.“ 陰 ”的古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