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68E
【GBK编码】F0A8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2511413434
【汉语拼音】jiǎo
【拼音编码】 jiao3
【五笔编码】 ruq ruq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NKOO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ㄠˇ
【广东话】gaa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皎 jiǎo
<释义1>洁白,明亮:~白。~洁(明亮洁白,如“~~的月光”)。~月。~~。
<释义2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皎1 [jiǎo ㄐㄧㄠˇ]
[《廣韻》古了切,上篠,見。]
亦作“ 賋1 ”。
1.洁白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皇我萬民,旦夕勿窮,有皎者鴼,翩翩其飛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五八引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李黄》:“少頃,白衣方出,素裙粲然,凝質皎若,辭氣閑雅,神仙不殊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空堂宴集,雞羣來皎鶴之翔。”参见“ 皎皎 ”。2.光明;光亮。《玉台新咏·古乐府〈白头吟〉》:“皚如山上雪,皎若雲間月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遠而望之,皎若太陽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咏兴·池上有小舟》:“薰若春日氣,皎如秋水光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八回:“眼如晚出明星皎,牙如重排鋸齒分。”3.光照耀。《古诗十九首·明月皎夜光》:“明月皎夜光,促織鳴東壁。” 後蜀 顾夐 《玉楼春》词:“月皎露華牕影細,風送菊香粘繡袂。”4.清楚;明白。 汉 王逸 《〈离骚经章句〉序》:“其詞温而雅,其義皎而朗。凡百君子,莫不慕其清高,嘉其文采,哀其不遇,而愍其志焉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赠南雄判俞君序》:“重其身以求,而求勿浚也;修其事以見,而見勿皎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张林宗先生传》:“ 天啟 中予以閹禍里居,客從 大梁 來, 林宗 繕寫間關寓予,酒間片語,皎如信誓。”5.姓。 五代 有 皎公羡 。见《新五代史·南汉世家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