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眹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739
【GBK编码】B187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25111431134
【汉语拼音】zhèn
【拼音编码】 zhen4
【五笔编码】 hud hud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LUGD
【注音符号】ㄓㄣˋ
【广东话】zam6 za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眹 zhèn
<释义1>眼珠;瞳仁:“师旷侍坐,平公曰:‘子生无目~,甚矣子之墨墨也。’”
<释义2>征兆迹象:~兆。兆~。
<释义3>失意的眼神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眹1 [zhèn ㄓㄣˋ]
[《廣韻》直引切,上軫,澄。]
1.眼珠。《周礼·春官·序官》“瞽矇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無目眹謂之瞽,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 先鄭 云‘無目眹’者,蓋謂目縫黏合,絶無形兆。” 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一》:“ 晉平公 閒居, 師曠 侍坐。 平公 曰:‘子生無目眹,甚矣子之墨墨也!’”2.通“ 朕 ”。征兆;迹象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向吾示之以太沖莫眹,是殆見吾衡氣幾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必有真宰,而特不得其眹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眹,除忍切,兆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知止》:“若 龔勝 之絶粒以殞命, 李業 煎蹙以吞酖,由乎迹之有眹、景之不滅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霍山赋》:“岳之靈,其神不眹,其報如響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