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睨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768
【GBK编码】EDFE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2511132151135
【汉语拼音】nì
【拼音编码】 ni4
【五笔编码】 hvq hvq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LNRD
【注音符号】ㄋㄧˋ
【广东话】nga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睨 nì
<释义1>斜着眼睛看:~视。睥~。
<释义2>偏斜:“日方中方~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睨1 [nì ㄋㄧˋ]
[《廣韻》五計切,去霽,疑。]
“ 倪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视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旨酒一盛兮,余與褐之父睨之。” 杜预 注:“睨,視也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陟陞皇之赫戲兮,忽臨睨夫舊鄉。” 王逸 注:“睨,視也。” 唐 韩愈 《答张彻》诗:“倚巖睨海浪,引袖拂天星。”2.斜着眼(看);斜视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執柯以伐柯,睨而視之,猶以爲遠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其顙有泚,睨而不視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 相如 持其璧睨柱,欲以擊柱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一章:“他斜过眼睛睨着 道静 ,半天才小声地从牙齿缝里喊道:‘原来你的男朋友在等你!可是,我的家我要回去!’”3.顾视;回视。 唐 慧净 《杂言》诗:“北睨舍城池尚在,南睎尊嶺穴猶存。”4.寻视。《墨子·经说上》:“慮也者,以其知有求也,而不必得之,若睨。” 张纯一 集解:“《校釋》:例如睨而視物,其視雖比泛視爲精細,然能見其真與否,究未敢定。” 陈三立 《〈梁节盦诗〉序》:“世無智愚,得睨而知之。”5.窥伺。 明 李诩 《戒庵老人漫笔·谈参传》:“ 參 之貲日益,窖而藏者數萬計。然弗子,僅有女,女所適者某,睨其藏久之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读通鉴论·唐武宗》:“蓋當動亂之日,已挾自私之計,上脇朝廷,下睨其主。”6.偏斜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。”7.通“ 婗 ”。小儿。《墨子·杂守》:“睨者小五尺,不可卒者,爲署吏。” 张纯一 集解:“《廣雅·釋親》云:‘婗,兒子也。’此睨即婗之叚借字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