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80C
【GBK编码】C6F6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32511553
【汉语拼音】qì,qiè
【拼音编码】 qi4 qie4
【五笔编码】 dav dav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HYD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ˋ,ㄑㄧㄝˋ
【广东话】ca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砌 qì
<释义1>建筑时垒砖石,用泥灰粘合:~墙。堆~(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)。
<释义2>台阶:雕栏玉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砌 qiè
<释义1>〔~末〕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。亦作“切末”(“
<释义2>build by laying bricks or stones末”均读轻声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砌1 [qì ㄑㄧˋ]
[《廣韻》七計切,去霽,清。]
亦作“ 矵1 ”。
1.门限,门槛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於是玄墀釦砌,玉階彤庭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 趙飛燕 女弟居 昭陽殿 ,中庭彤朱,而殿上丹漆,砌皆銅沓黄金塗,白玉階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:“迸砌防階水,穿簾礙鼎香。”2.台阶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紅藥當階翻,蒼苔依砌上。” 唐 陆龟蒙 《白鸥》诗序:“有白鷗翩然,馴於砌下,因請浮而翫之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丙志·江世安》:“一日,雨初霽,砌下五色光十數道直出簷間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园林·朴园》:“園甚寬廣,梅萼千株,幽花滿砌。”3.把砖石铺开或层层垒起,用泥灰粘合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地壁悉纍方石砌之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跑沙窩,砌寳塔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四回:“院子裏上首兩個磚砌的花臺,下首兩棵龍爪槐。” 茹志鹃 《百合花·关大妈》:“锅灶还砌在原来的地方。”4.堆积。 宋 秦观 《踏莎行》词:“驛寄梅花,魚傳尺素,砌成離恨無數。” 元 张国宾 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梨花落,砌成銀世界。”5.连缀。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鞠》:“六片尖皮砌作毬,火中燖了水中揉,一包閑氣如長在,惹踢招拳猝未休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紅彪彪地戴一頂紗巾,密砌着珍珠。” 元 王实甫 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小帽虬頭裹絳紗,征袍砌就鴈啣花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七回:“披一副熊皮砌就嵌縫沿邊烏油鎧甲,穿一領皂羅繡就點翠團花秃袖戰袍。”6.装订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三回:“砌了一本倣,叫大學生起個影格,丢把與你,憑他倒下畫,豎下畫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七九回:“某年月日將《檀弓》一本裁壞,以致補砌。”7.拼凑捏造。 清 李清 《三垣笔记》中:“ 甡 又正色曰:‘不然,此嗔 昌時 者所砌, 昌時 豈至此!’”
砌2 [qiè ㄑㄧㄝˋ]
1.见“ 砌2末 ”。2.指旧时戏曲中滑稽笑谑的动作。 宋 罗烨 《醉翁谈录·小说开辟》:“曰得詞,念得詩,説得話,使得砌。”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一出:“教坊格範,緋緑可同聲,酬酢詞源諢砌,聽談論四座皆驚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院本名目》:“諸雜砌。”3.嘲笑;讽刺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书馆悲逢》:“這是街坊上,誰劣相,砌莊家形衰貌黄。”按,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报告戏情》“插科打諢” 钱南扬 校注:“砌,亦即是諢。叠用則云‘諢砌’;獨用則或稱‘諢’,或稱‘砌’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三回:“我説個笑話兒,怎麽就是砌你?”参见“ 打砌 ”。4.串演;扮演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虏谍》:“俺怕不占場兒砌一箇《錦西湖上馬嬌》。” 徐朔方 等校注:“砌,串演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