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820
【GBK编码】B35E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325125111
【汉语拼音】jū
【拼音编码】 ju1
【五笔编码】 deg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LC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ˉ
【广东话】zeoi1 zo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砠 jū
<释义1>上面有土的石山;一说为上面有石的土山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砠1 [jū ㄐㄩ]
[《廣韻》七余切,平魚,清。]
亦作“ 岨1 ”。
戴土的石山。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:“陟彼砠矣,我馬瘏矣。” 毛 传:“石山戴土曰砠。”参阅 清 马瑞辰 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七五。一说为戴石的土山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土戴石爲砠。” 郭璞 注:“土山上有石者。”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山匪砠而是岵,川有清而無濁。”原注:“土山載石曰砠,山有林曰岵。”《说郛》卷四二引 宋 韩拙 《山水纯全集》:“土載石謂之砠,土上有石也。”
砠2 [zū ㄗㄨ]
秤锤。 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予在 武昌 ,見鹽店招牌,書曰:‘重砠白鹽。’……不知砠爲何物,思之久而不得也。問之 宗夏 , 宗夏 曰:‘砠,秤錘也,音租。鹽每包重八斤四兩,製權兩之而衡其輕重曰砠。如其數者爲重砠也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