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84B
【GBK编码】B376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3251415334
【汉语拼音】ài
【拼音编码】 ai4
【五笔编码】 dyn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SZO
【注音符号】ㄞˋ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硋 ài
<释义1>古同“碍”:“夫物之所偏,未能无蔽,虽云大道,其~或同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硋1 [ài ㄞˋ]
[《廣韻》五溉切,去代,疑。]
妨;阻碍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乘虚不墜,觸實不硋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有方鏡,廣四尺,高五尺九寸,表裏有明;人直來照之,影則倒見;以手捫心而來,則見腸胃五臟,歷然無硋。”《後汉书·方术传序》:“夫物之所偏,未能無蔽,雖云大道,其硋或同。” 南朝 宋 宗炳 《明佛论》:“凡在佛法,若違天硋理,不可得然,則疑之可也。” 况周颐 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一:“《樂府指迷》云:古曲亦有拗者,蓋被句法中字面所拘牽,今歌者亦以爲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