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88E
【GBK编码】CBE9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325141343412
【汉语拼音】suì
【拼音编码】 sui4
【五笔编码】 dyw dyw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SOE
【注音符号】ㄙㄨㄟˋ
【广东话】seo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碎 suì
<释义1>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:~裂。粉~。粉身~骨。
<释义2>零星,不完整:~屑。琐~。~琼。支离破~。
<释义3>说话唠叨:嘴~。闲言~语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碎1 [suì ㄙㄨㄟˋ]
[《廣韻》蘇内切,去隊,心。]
亦作“ 砕1 ”。“ 粹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、零块;碎裂。《公羊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 萬 ( 南宫萬 )臂摋 仇牧 ,碎其首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大王必欲急臣,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批熊碎掌,拉虎摧斑。”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或浮若波濤,或碎若鋤耨。” 巴金 《月夜》:“这些撕裂人心的哀叫,就像一个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,给撕碎了,撕碎成一丝一丝,一粒一粒似的。”2.破析。 宋 范仲淹 《〈说春秋〉序》:“吾輩方扣聖門,宜循師道,碎屬詞比事之教,洞尊王黜霸之經,由此登 泰山 而知高,入宗廟而見美,升堂覩奥,必有人焉。”3.搀杂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霍夫人显》:“ 衍 ( 淳于衍 )承其言,擣附子碎太醫大丸中,持入,遂藥弑 許后 。”4.琐细;繁杂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米鹽靡密,初若煩碎,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。” 唐 杜荀鹤 《春宫怨》诗:“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” 宋 叶適 《〈纪年备遗〉序》:“南北 華 戎之離合,争奪之碎,人所厭簡,亦備論之。” 清 龚炜 《巢林笔谈·读〈礼〉》:“讀《儀禮》,疑儀節太碎。” 毛泽东 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词:“馬蹄聲碎,喇叭聲咽。”5.零星;细小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岱舆山》:“孟冬水涸,中有黄烟從地出,起數丈,烟色萬變。山人掘之,入地數尺,得燋石如炭滅,有碎火。以蒸燭投之,則燃而青色。深掘則火轉盛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:“碎文璅語,肇爲連珠,其辭雖小而明潤矣。”6.衰萎;疲萎。 宋 王安石 《还自舅家书所感》诗:“黄焦下澤稻,緑碎短樊蔬。”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那時外邊都曉得庫裏失了銀子,盡來探問,到拌得口乾舌碎。”7.说话唠叨;絮烦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二則姨媽老人家的嘴碎,饒這麽着,我還聽見常説你們不知過日子,只會糟蹋東西,不知惜福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一段:“ 姚大婶 瞎了只眼,人很善良,就是嘴碎,爱啰嗦,对着猫狗也说话。”8.方言。谓年龄幼小。参见“ 碎女 ”、“ 碎娃 ”。9.通“ 萃 ”。聚集;行列。《墨子·兼爱中》:“士聞鼓音,破碎亂行,蹈火而死者,左右百人有餘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碎,疑萃之借字,萃亦行列之謂……蓋凡卒徒聚集部隊謂之萃。‘破萃亂行’,皆謂凌躐其曹伍,争先赴火也。”10.叹词。表示轻蔑、唾弃或斥责。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一回:“﹝ 王慶 ﹞噀一口唾,叫聲道:‘碎!我直恁這般呆!癩蝦蟆怎想吃天鵝肉?’”11.象声词。形容拍击声。 郭沫若 《反正前後》第二篇:“‘我们要誓死反对!’碎的一声在桌上一拳。坛下也同声的反响了一声,大家也在自己的席上碎的一拳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