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磨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8E8
【GBK编码】C4A5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4131234123413251
【汉语拼音】mó,mò
【拼音编码】 mo2 mo4
【五笔编码】 yss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TGFG
【注音符号】ㄇㄛˊ,ㄇㄛˋ
【广东话】mo4 mo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磨 mó
<释义1>摩擦:~刀。~墨。~练。~砺(摩擦使锐利,喻经受磨练)。~合。研~。~漆画。
<释义2>阻碍,困难:~难(n刵 )。好事多~。
<释义3>消耗,消灭:~损。~耗。~灭。
<释义4>拖延,耗时间:~缠。~功夫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磨 mò
<释义1>粉碎粮食的工具:石~。电~。~盘。~坊(亦作“磨房”)。推~。
<释义2>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:~面。~米。~豆腐。
<释义3>掉转:这个胡同太窄,~不过车来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磨1 [mó ㄇㄛˊ]
[《廣韻》莫婆切,平戈,明。]
1.磨治;摩擦。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。” 唐 韩愈 《石鼓歌》:“大開明堂受朝賀,諸侯劍珮鳴相磨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春日读书》诗之二:“牀頭雙短劍,今夜更須磨。”2.磨刀石。参见“ 磨礱砥礪 ”。3.研讨;观摩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建本》:“因其可之曰時,相觀於善之曰磨。” 汉 扬雄 《法言·学行》:“學以治之,思以精之,朋友以磨之。”4.磨练。《後汉书·韦彪传》:“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,在其所以磨之故也。” 李贤 注:“言古之用賢皆磨礪選練,然後用之。” 唐 韩愈 《郓州溪堂诗》序:“憊心罷精,磨以歲月。” 杨朔 《鸭绿江南北》:“他已经五十六岁,多年的苦难磨得他像石头一样顽强。”5.救治。参见“ 磨昬抉聵 ”。6.折磨。 元 无名氏 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那裏也惡人自有惡人磨,這的是强中更遇强中手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世間好事必多磨,緣未來時可奈何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怀阎百诗就医京口》诗:“苦憶 淮陰 閻伯子 ,近來脾病太相磨。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二七:“好,我知道你居心磨死我的!”7.磨难;灾难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黟县山水记》:“ 三姑尖 ,《初學記》引《輿地志》亦謂之 靈山 。山多石,三年一遇野火盡燒,故老謂之 三姑 磨。《新安志》云:‘若非磨年,百姓放火,輒有雨滅之。’按磨讀折磨之磨,佛家謂之魔劫,神仙謂之厄會,皆以年紀也。”参见“ 磨劫 ”。8.拖延。 宋 苏轼 《答李琮书》:“ 趙充國 征 先零 , 鄧訓 征 羌 及 月支胡 ,皆以計磨之,數年乃克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二九:“这样表面上先打起锣鼓来,实际上慢慢地细细地磨,政府能有啥意见?”9.纠缠。《西游记》第十八回:“天那!還吃得有多少哩!只這一個怪女壻,也被他磨慌了!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你道他因甚的笑將起來?原來他因被這位新娘磨得没法兒了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二:“他接过钱去,又磨着大嫂给添了八毛,凑足三块。”10.磨灭。《後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千里之差,興自毫端,失得之源,百世不磨矣。”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人生一世,其久幾何,吾立子名,百世不磨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骂筵》:“奴家 香君 ,被捉下樓,叫去學歌,是俺烟花本等,只有這點志氣,就死不磨。” 郭小川 《忆延安》诗:“再久的时光哟,也磨不掉心中的 延安 !”11.消耗时间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十回:“這人們也都磨了這幾晝夜,都也乏了。” 叶紫 《校长先生》:“整个上午的时间,就在这样的无聊、痛苦和焦灼的等待之中,一分一分地磨过去了。”12.通“ 摩 ”。接触;迫近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拔劍捎羅網,黄雀得飛飛,飛飛磨蒼天,來下謝少年。”一本作“ 摩 ”。 唐 韩愈 《刘生》诗:“青鯨高磨波山浮,怪魅炫曜堆蛟虬。”13.通“ 摩 ”。抚弄。参见“ 磨娑 ”、“ 磨弄 ”。14.通“ 摩 ”。指耕田后将土壤弄碎耙平的农作。 陈残云 《香飘四季》第三三章:“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,对个皮鞋托托响,油头油面的 香港 人全不合适。”15.见“ 磨2翻 ”。16.用同“ 饃 ”。参见“ 磨磨 ”。17.见“ 磨陀 ”。18.用同“ 麽 ”。助词。表示疑问、祈使。《敦煌曲子词·凤归云》:“錦衣公子見,垂鞭立馬,腸斷知磨?” 南唐 张泌 《江城子》词之二:“好是問他來得磨?和笑道:莫多情。”《中国语文》1958年第6期:“在话本小说中有写成‘么’的,也有写成‘磨’的。‘磨’也有表示祈使语气的,与今语‘吧’同,现北方方言中尚保留着。”19.姓。 明 有 磨继辅 。见 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僻姓》。
磨2 [mò ㄇㄛˋ]
[《廣韻》摸卧切,去過,明。]
1.用两个圆石盘做成的弄碎粮食的工具。《墨子·天志中》:“以磨爲日月星辰,以昭道之。”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目莲戏》:“凡天地神祇、牛頭馬面、鬼母喪門、夜叉羅刹、鋸磨鼎鑊……一似 吴道子 《地獄變相》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九回:“﹝ 顧氏 ﹞專常借人家磨使,他兩扇磨一齊掇着徑走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四章:“你拿笤帚来扫磨子吧,我帮你套上。”参见“ 磨2石 ”2.用磨碎物。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天童寺僧》:“余徧觀寺中僧匠千五百人,俱舂者、碓者、磨者……狰獰急遽,大似 吴道子 一幅《地獄變相》。” 赵树理 《杨老太爷》:“吃过了饭, 铁蛋 的妈妈给 铁蛋 安排日程:‘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,明天前晌晒晒,后晌磨磨,后天蒸几笼馒头。’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三幕:“你磨成灰,我也认识你。”3.摇;挥动。 唐 韩愈 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》诗:“夜風一何喧,杉檜屢磨颭。”《雍熙乐府·〈斗鹌鹑〉》套曲:“磨旗幟,忙收隊伍;擊金鉦,聚點兵卒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一回:“又見那洞前有一個小妖,把個令旗磨一磨。”4.转移;掉转。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回:“ 孫大聖 停雲慢步, 猪悟能 磨擔徐行。” 韩希梁 《阿妈妮,别撵火车》:“可是,当你把孩子刚刚从身后磨到身前时,你发呆了,你发痴了,你的神经像突然失常,大哭起来了。” 朱文元 《婚事》:“﹝ 莲妞 ﹞担起水桶,甩着两条系着蓝缨缨的长辫子,身子一磨走了。”5.方言。拉,指拉下脸子。参见“ 磨2不開 ”。6.黄牛的异称。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兽畜·牛》:“《恩平郡譜》:‘沉牛謂之回;沙牛謂之磨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