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0E
【GBK编码】B541
【笔画数】18
【笔顺】132511234123452134
【汉语拼音】chǔ
【拼音编码】 chu3
【五笔编码】 dbm dss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FXI
【注音符号】ㄔㄨˇ
【广东话】co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礎 chǔ
<释义1>见“础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礎1 [chǔ ㄔㄨˇ]
[《廣韻》創舉切,上語,初。]
“ 础1 ”的繁体字。
1.柱下石礅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雲蒸,柱礎潤。” 高诱 注:“礎,柱下石礩也。” 南朝 宋 谢庄 《喜雨诗》:“燕起知風舞,礎潤識雲流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神仙鬼怪》:“ 沔 陰抱殿柱,柱即與礎相離。”《剪灯馀话·月夜弹琴记》:“﹝ 烏斯道 ﹞除 吉安 永新 知縣,到任三日,祇謁先聖于邑庠,顧見殿楹礎邊隱隱有人形,怪而問之。” 何其芳 《画梦录·秋海棠》:“朱色的茎斜斜的从石阑干的础下击出,如擎出一个古代的甜美的故事。”2.比喻作国家柱石。 唐 元稹 《告畬竹山神文》:“然而不砟不穫,不礎不柱,藂集貙蟒,蔽弊道路,將五十年矣。” 唐 韦处厚 《绣衣石榻》诗:“勿爲枕蒼山,還當礎清廟。”3.堆砌。 宋 曾敏行 《独醒杂志》卷六:“ 東坡 謫 嶺南 ……舟次 新淦 ,時人方礎石爲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