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礩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29
【GBK编码】B559
【笔画数】20
【笔顺】1325133123312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zhì
【拼音编码】 zhi4
【五笔编码】 drr drrm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PPL
【注音符号】ㄓˋ
【广东话】zat1 zat6 zi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礩 zhì
<释义1>柱子下边的石礅子。
<释义2>古通“窒”,堵塞:“有宿疑~滞者数十条,皆莫能详辨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礩1 [zhì ㄓˋ]
[《廣韻》之日切,入質,章。]
[《廣韻》脂利切,去至,章。]
1.柱下石础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八引《战国策》:“臣聞 董安于 之治 晉陽 也,公宫之室皆以黄銅爲柱礩,請發而用之,則有餘銅矣。”今本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作“質”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“山雲蒸,柱礎潤” 汉 高诱 注:“礎,柱下石,礩也。”2.用同“ 窒 ”。参见“ 礩滯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