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示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3A
【GBK编码】CABE
【笔画数】5
【笔顺】11234
【汉语拼音】shì
【拼音编码】 shi4
【五笔编码】 fi fi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BK
【注音符号】ㄕˋ
【广东话】s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示 shì
<释义1>表明,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:~警。~范。~弱。~威。~众。~意。告~。指~。请~。
<释义2>对来信的敬称:赐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示1 [shì ㄕˋ]
[《廣韻》神至切,去至,船。]
“ 眎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显现;表示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刑仁講讓,示民有常。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一:“臨當背面時,裁詩示繾綣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後集:“ 師成 ( 梁師成 )外示恭謹,中存險詐,假忠行佞,藉賢濟姦,盜我儒名,高自標榜。”2.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。《书·武成》:“歸馬於 華山 之陽,放牛於 桃林 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 相如 奉璧奏 秦王 , 秦王 大喜,傳以示美人及左右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〈劫灰录补注〉跋并撰人辨》:“ 崑山 李香引 文學 蓀 ,以所輯《劫灰録補注》示我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英译本〈短篇小说选集〉自序》:“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,提出一些问题而已。”3.告示。《圣武记》卷二附 清 许旭 《闽中纪略》:“自十五日至二十日,王與總督猜嫌益甚,闔城人無不料其相并。制府出示安民,謂朝廷慮海疆多事, 靖南王 免撤,今方同心共事,爾民毋得驚疑。王府出示亦如之。”4.告诉;告知。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懷瑾握瑜兮,窮不知所示。” 王逸 注:“示,語也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醫 扁鵲 見 秦武王 , 武王 示之病。” 高诱 注:“示,語也。”5.教导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國奢則示之以儉,國儉則示之以禮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本议》:“夫導民以德,則民歸厚;示民以利,則民俗薄。”6.用于对他人信函、告白、批答等的敬语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陈君涵》:“稿本应否寄回,候来示照办。”7.通“ 視 ”。看待。《太平经》卷六七:“帝王待之若明(朋)友,比鄰示之若父母。”
示2 [zhì ㄓˋ]
[《集韻》支義切,去寘,章。]
通“ 寘1 ”。
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:“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” 郑玄 笺:“示,當作寘。” 孔颖达 疏:“《中庸》云:‘治國其如示諸掌。’注云:‘示讀如“寘之河干”之“寘”。寘,置也。’是示寘聲相近,故誤爲示也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:“示諸櫽栝,三月五月。” 杨倞 注:“示,讀爲寘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