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3E
【GBK编码】C9E7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4524121
【汉语拼音】shè
【拼音编码】 she4
【五笔编码】 py pyf pyf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B
【注音符号】ㄕㄜˋ
【广东话】se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社 shè
<释义1>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、日子以及祭礼:春~。秋~。~日。~稷(“社”是土神,“稷”是谷神,古代君主都祭社稷,后用以借指国家)。
<释义2>团体或机构:报~。结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社1 [shè ㄕㄜˋ]
[《廣韻》常者切,上馬,禪。]
1.古代谓土地神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 共工氏 之伯九有也,其子曰 后土 ,能平九土,故祀以爲社。” 韦昭 注:“社, 后土 之神也。”2.指祭祀时为土地神设立的木制牌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 哀公 問社於 宰我 , 宰我 對曰:‘ 夏后氏 以松, 殷 人以柏, 周 人以栗。’” 邢昺 疏:“謂用其木以爲社主。”3.社坛。古代封土为社,各栽种其土所宜之树,以为祀社神之所在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伐鼓於社。”《公羊传·哀公四年》:“社者,封也。” 何休 注:“封土爲社。”《汉书·齐怀王刘閎传》“嗚呼!小子 閎 ”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:“王者以五色土爲太社,封四方諸侯,各以其方色土與之,苴以白茅,歸以立社。”4.引申谓社稷,国家。 康有为 《读〈史记·刺客传〉》诗:“封狼當道狐憑社,竟賣中原起沸波。”5.谓祭土地神。《书·召诰》:“越翼日戊午,乃社于新邑,牛一羊一豕一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春之月﹞擇元日,命民社。” 郑玄 注:“社,后土也,使民祀焉。”6.引申为祀社神的节日,即社日。后亦沿用为时令名。一年有两社日,即春社、秋社。 唐 鲍溶 《白露》诗:“迎社促燕心,助風勞雁翼。”此指秋社。 宋 梅尧臣 《送韩子华归许昌》诗:“社後清明前,燕與人歸來。”此指春社。7.古代地区单位之一。(1)方六里为社。《管子·乘马》:“方六里,名之曰社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社》:“社之名起於古之國社、里社,故古人以鄉爲社……《管子》‘方六里,名之曰社’是也。”(2)二十五家为社。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六》:“ 景公 禄 晏子 以 平陰 與 槀邑 ,反市者十一社。” 张纯一 校注:“二十五家爲一社。”(3) 元 代五十家为社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“縣邑所屬村疃,凡五十家立一社,擇高年曉事者一人爲之長。”8. 台湾 高山 族的基层社会组织,史书上称“土社”、“番社”,每社自八、九户至几百户不等,有头目,多由群众选举,少数世袭。头目处理社内外事务,较大事件须征得老人们和多数社员同意。参阅《清史稿·世宗纪》。9.集体性组织;团体。 晋 无名氏 《莲社高贤传·慧远法师》:“既而謹律息心之士,絶塵清信之賓,不期而至者……結社念佛,世號十八賢。” 宋 岳飞 《梁兴渡河状》:“ 飛 先來結約 太行山 忠義保社,密爲内應。”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沿邊弓箭社與寇爲鄰。”如:诗社;棋社;报社;合作社;集会结社等。10.古代 江 淮 方言呼母为社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東家母死,其子哭之不哀,西家子見之,歸謂其母曰:‘社何愛速死,吾必悲哭社。’” 高诱 注:“ 江 淮 謂母爲社,社讀雖。”11.姓。 元 有 社佑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