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40
【GBK编码】ECEB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4524515
【汉语拼音】sì
【拼音编码】 si4
【五笔编码】 pyn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YY
【注音符号】ㄙˋ
【广东话】z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祀 sì
<释义1>祭:祭~。~天。~祖。
<释义2>中国殷代指年:十有三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祀1 [sì ㄙˋ]
[《廣韻》詳里切,上止,邪。]
亦作“ 禩1 ”。
1.古代对神鬼、先祖所举行的祭礼。《书·洪範》:“八政:一曰食,二曰貨,三曰祀。” 孔 传:“敬鬼神以成教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夫祀,國之大節也。”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或曰: 齊 晉 絶祀,不亦宜乎?” 唐 韩愈 《楚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公曰姑止,以承我祀。” 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二二》:“牺牲为群众祈福,祀了神道之后,群众就分了他的肉,散胙。”2.岁;年。《书·伊训》:“惟元祀,十有二月,乙丑, 伊尹 祠于先王。” 蔡沈 集传:“ 夏 曰歲, 商 曰祀, 周 曰年,一也。”《逸周书·武儆》:“惟十有二祀,四月,王告夢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封建论》:“今矯而變之,垂二百祀。” 章炳麟 《艾如张董逃歌序》:“吾 赤縣 權輿 風姜 以來,近者五千祀。”3.世;代。 唐 柳宗元 《与友人论文书》:“固有文不傳於後祀,聲遂絶於天下者矣。”4.祠祀。指祭祀供奉的处所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吴 侵 陳 ,斬祀殺厲,師還出竟。” 郑玄 注:“祀,神位有屋樹者。” 陈澔 集说:“斬祀,伐祠祀之木也。”《旧唐书·萧俛传》:“古之用兵,不斬祀,不殺厲,不擒二毛,不犯田稼。” 唐 张说 《下江南》诗:“城臨 蜀帝祀 ,雲接 楚王臺 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