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4B
【GBK编码】B571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45243554
【汉语拼音】duì
【拼音编码】 dui4
【五笔编码】 pym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QX
【注音符号】ㄉㄨㄟˋ
【广东话】deoi3 do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祋 duì
<释义1>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<释义2>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
<释义3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祋1 [duì ㄉㄨㄟˋ]
[《廣韻》丁外切,去泰,端。]
[《廣韻》丁括切,入末,端。]
1.古代杖属兵器。即殳。《诗·曹风·候人》:“彼候人兮,何戈與祋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祋,殳也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拟古出塞》诗之四:“吾知荷戈祋,生死長相隨。”2.姓。 汉 有尚书令 祋讽 。见《後汉书·来历传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