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57
【GBK编码】ECF3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52435154
【汉语拼音】zhī
【拼音编码】 zhi1
【五笔编码】 pyq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RS
【注音符号】ㄓˉ
【广东话】z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祗 zhī
<释义1>敬,恭敬:~回。~仰。~奉。~承。~候。~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祗1 [zhī ㄓ]
[《廣韻》旨夷切,平脂,章。]
1.敬。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:“昭假遲遲,上帝是祗。”《晋书·顾和传》:“若不祗王命,應加貶黜。”2.同“ 祇2 ”。适;恰;正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臣不忍其死,君命祗辱。” 杜预 注:“祗,適也。”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臣以三萬人衆不敵,祗取辱。”3.同“ 祇2 ”。只;仅。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宜無嫌於往初,故蔽善而揚惡,祗吾子之不知言也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四:“音容不接祗隔夜,凶訃詎可相尋來。” 唐 张乔 《游华山云际寺》诗:“殷勤記嚴石,祗恐再來稀。” 宋 张元幹 《石州慢》词:“兩宫何處?塞垣祗隔 長江 。”4.通“ 振 ”。显扬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既干進而務入兮,又何芳之能祗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馀编·楚辞》 引之 曰:“祗之言振也……祗與振聲近而義同,故字或相通。”5.用同“ 祇1 ”。 唐 韩愈 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天地神祗,昭布森列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