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祝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5D
【GBK编码】D7A3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52425135
【汉语拼音】zhù
【拼音编码】 zhu4
【五笔编码】 pyk pyk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JR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ˋ
【广东话】z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祝 zhù
<释义1>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:~福。~寿。~捷。~辞。馨香祷~。
<释义2>古代指男巫。
<释义3>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:~融。庙~。
<释义4>断:~发(f?)(断发,后指僧尼削发出家)。
<释义5>姓。
<释义6>古同“注”,敷涂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祝1 [zhù ㄓㄨˋ]
[《廣韻》之六切,入屋,章。]
1.祭祀时司礼仪的人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工祝致告。”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祫祭於祖,則祝迎四廟之主。” 郑玄 注:“祝,接神者也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赵善文》:“既禱,即告廟祝取錢,祝無辭以卻。”2.祝祷。《公羊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,飲食必祝曰:‘天苟有 吴國 ,尚速有悔於予身。’” 何休 注:“祝,因祭祝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 茅父 之爲醫也,以莞爲席,以蒭爲狗,北面而祝之,發十言耳,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动》:“有書生住 鄧州 ,嘗遊郡南,數月不返。其家詣卜者占之,卜者視卦,曰:‘甚異,吾未能了,可重祝。’祝畢,拂龜改灼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﹝ 朱晦翁 ﹞遂對天祝下四句道:‘此地若發,是有地理;此地不發,是有天理。’祝罷而去。”3.祝颂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公宴於 五梧 , 武伯 爲祝。” 杜预 注:“祝,上壽酒。”《庄子·天地》:“請祝聖人,使聖人壽。”《吕氏春秋·乐成》:“王爲羣臣祝,令羣臣皆得志。” 高诱 注:“祝,願也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我祝你永远像今天这样美。”4.祝文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浮侈》:“或裁好繒,作爲疏頭,令工采畫,雇人書祝,虚飾巧言,欲邀多福。”《汉书·戾太子刘据传》:“初,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,甚喜,爲立禖,使 東方朔 、 枚皋 作禖祝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 高宗 除喪,余以禮部郎入讀祝。”5.呼鸡声。参见“ 祝雞 ”。6.见“ 祝祝 ”。7.通“ 屬 ”。附着;注敷。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:“素絲祝之。” 郑玄 笺:“祝,當作屬,屬著也。”参见“ 祝藥 ”。8.通“ 斸 ”。断截。参见“ 祝髮 ”。9.通“ 州 ”。《穀梁传·隐公四年》:“ 衛 祝吁 弑其君 完 。” 范宁 注:“ 祝吁 ,《左氏》、《公羊》及《詩》作‘ 州吁 ’。”10.通“ 柷 ”。参见“ 祝敔 ”。11.用同“ 囑 ”。嘱咐。 宋 华岳 《田家》诗:“拂曉呼兒去採樵,祝妻早辦午炊燒。” 宋 叶適 《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》:“倅窘,持券五百祝 夷仲 曰:‘請書紙爲驗。’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四》:“﹝ 少游 ﹞既去,頃之, 坡 復至,乃以前事言之,祝令答以虱本生于垢膩,許作冷淘。”12.姓。
祝2 [zhòu ㄓㄡˋ]
[《廣韻》職救切,去宥,章。]
1.诅咒。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侯作侯祝,靡届靡究。” 毛 传:“作、祝,詛也。” 郑玄 笺:“王與羣臣乖争而相疑,日祝詛求其凶咎無極已。”2.发誓。《东观汉记·司马均传》:“誠信行乎州里,鄉人有争曲直者,輒言敢祝 少賓 乎,心不直者終不敢祝也。”
祝3 [chù ㄔㄨˋ]
[《集韻》昌六切,入屋,昌。]
古国名。《竹书纪年》卷上:“﹝ 周平王 ﹞三年, 齊 人滅 祝 。”或以为即《尔雅·释地》之 祝栗 , 邵晋涵 《尔雅正义》谓为 涿鹿 之声转。参阅 清 郝懿行 《尔雅义疏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