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8B
【GBK编码】B59A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4524125221121
【汉语拼音】yīn
【拼音编码】 yin1
【五笔编码】 pys pys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FB
【注音符号】ㄧㄣˉ
【广东话】jan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禋 yīn
<释义1>古代烧柴升烟以祭天:“以~祀祀昊天上帝。”
<释义2>诚心祭祀:“不~于神而求福焉,神必祸之。”
<释义3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禋1 [yīn ㄧㄣ]
[《廣韻》於真切,平真,影。]
1.祭名。升烟祭天以求福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厥初生民,時維 姜嫄 。生民如何?克禋克祀,以弗無子。” 郑玄 笺:“乃禋祀上帝於郊禖,以祓除其無子之疾而得其福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經傳之中,亦非祭天而稱禋祀者,諸儒遂以禋爲祭之通名……先儒云,凡絜祀曰禋。若絜祀爲禋,不宜别六宗與山川也。凡祭祀無不絜,而不可謂皆精。然則精意以享,宜施燔燎,精誠以做,煙氣之升,以達其誠故也。”《诗·周颂·维清》:“肇禋,迄用有成。維 周 之禎。” 郑玄 笺:“ 文王 受命,始祭天而征伐也。《周禮》:‘以禋祀祀昊天上帝。’” 孔颖达 疏:“引《周禮》者,《大宗伯》文。引之以證禋爲祭天也。” 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洛诰解》:“《周禮·大宗伯》:‘以禋祀祀昊天上帝,以實柴祀日月星辰,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風師、雨師。’三者互言,皆實牲於柴而燎之,使煙徹於上。禋之言煙也, 殷 人祀人鬼亦用此禮。”2.泛指祭祀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不禋於神而求福焉,神必禍之;不親於民而求用焉,人必違之。精意以享,禋也。” 韦昭 注:“潔祀曰禋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谒周公庙》诗:“道化千年後,明禋一國中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