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禡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A1
【GBK编码】B64D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5241211254444
【汉语拼音】mà
【拼音编码】 ma4
【五笔编码】 pyc pycb pyc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SCU
【注音符号】ㄇㄚˋ
【广东话】maa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禡 mà
<释义1>见“祃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禡1 [mà ㄇㄚˋ]
[《廣韻》莫駕切,去禡,明。]
“ 祃1 ”的繁体字。“ 貉4 ”的被通假字。
古代在军队驻地举行的祭礼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是類是禡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將出征……禡於所征之地。” 郑玄 注:“禡,師祭也,爲兵禱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類禡厥宗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《詩》云:‘是類是禡。’禮,將征伐,告天而祭謂之類,告以事類也;至所征伐之地,表而祭之謂之禡。禡者,馬也。馬者,兵之首,故祭其先神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炀帝大业十年》:“癸亥,至 臨渝宫 ,禡祭 黄帝 。”《明史·徐达传》:“帥步騎二十五萬人,北取中原, 太祖 親禡於 龍江 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