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禽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BD
【GBK编码】C7DD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44134522554
【汉语拼音】qín
【拼音编码】 qin2
【五笔编码】 wyb wyb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DLZ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ㄣˊ
【广东话】kam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禽 qín
<释义1>鸟、兽的总称:五~戏。
<释义2>特指鸟类:家~。飞~走兽。
<释义3>古通“擒”:“不~二毛。”
<释义4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禽1 [qín ㄑㄧㄣˊ]
[《廣韻》巨金切,平侵,羣。]
1.兽的总名。《易·井》:“井泥不食,舊井無禽。” 高亨 注:“禽,獸也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遭虎》:“虎也諸禽之雄也。”《文选·曹植〈名都篇〉》:“左挽因右發,一縱兩禽連。” 李善 注:“兩禽,雙兔也。”2.鸟类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禽獸成羣,草木遂長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飛禽走獸不害,所以成羣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:“ 越王 使大夫 種 行成於 吴 ,請男爲臣,女爲妾,身執禽而隨諸御。” 吴师道 补正:“執禽鳥服役。” 汉 张衡 《归田赋》:“落雲間之逸禽,懸淵沈之魦鰡。” 宋 孙光宪 《虞美人》词:“翠簷愁聽乳禽聲,此時春態暗關情。”3.泛称鸟兽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禽作六摯,以等諸臣,孤執皮帛,卿執羔,大夫執鴈,士執雉,庶人執鶩,工商執雞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禽者,鳥獸之總名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吾有一術,名五禽之戲,一曰虎、二曰鹿、三曰熊、四曰猨、五曰鳥。”4.特指鸟兽未孕者。《周礼·天官·庖人》:“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。” 郑玄 注:“凡鳥獸未孕曰禽。”5.古代婚礼,订婚礼物用禽,后用以指聘礼。参见“ 委禽 ”。6.“ 擒 ”的古字。俘获;被俘;制伏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三年》:“ 齊 師敗績, 知伯 親禽 顔庚 。”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戰必不勝,不勝必禽。” 汉 枚乘 《上书重谏吴王》:“然 秦 卒禽六國,滅其社稷,而并天下。”7.姓。 春秋 鲁 有 禽郑 。见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