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C0
【GBK编码】D0E3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3123453
【汉语拼音】xiù
【拼音编码】 xiu4
【五笔编码】 te te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FYM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ㄡˋ
【广东话】sau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秀 xiù
<释义1>植物吐穗开花,多指庄稼:~穗。~而不实(喻人很聪明,却未做出实际成绩)。苗而不~(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)。
<释义2>特别优异的,亦指特别优异的人:~异。~才。优~。后起之~。
<释义3>美丽而不俗气:~丽。~劲。~俊。~拔(秀丽而挺拔)。清~。~外慧中(外貌俊美,内心聪明)。
<释义4>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、官僚、富室子弟(称平民子弟为“郎”):不郎不~(喻不成材或没出息)。
<释义5>茂盛:佳木~而繁荫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秀1 [xiù ㄒㄧㄡˋ]
[《廣韻》息救切,去宥,心。]
1.禾类植物开花抽穗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實發實秀,實堅實好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秀,始穟。”《东观汉记·梁鸿传》:“ 鴻 將之 會稽 ,作詩曰:‘維季春兮華阜,麥含金兮方秀。’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穱秀菰穗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暑景》诗:“風多應秀麥,雨密不黄梅。”2.指花卉植物开花或开出的花朵。 汉武帝 《秋风辞》:“蘭有秀兮菊有芳,攜佳人兮不能忘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朱華牙而未秀。”3.草类植物结实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四月秀葽。” 毛 传:“不榮而實曰秀;葽,葽草也。”4.茂盛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入彭蠡湖口》诗:“春晚緑野秀,巖高白雲屯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發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。”5.指茂盛的草木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渭水一》:“林障秀阻,人跡罕交。”6.成长。《後汉书·章帝八王传赞》:“振振子孫,或秀或苗。” 李贤 注:“苗謂早夭,秀謂成長也。”7.秀丽;秀美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 顧長康 從 會稽 還,人問山川之美, 顧 云:千巖競秀,萬壑争流,草木蒙籠其上,若雲興霞蔚。” 唐 殷璠 《河岳英灵集·王维》:“ 維 詩詞秀調雅,意新理愜,在泉爲珠,着壁成繪,一字一句皆出常境。” 宋 孔平仲 《西行》诗:“蕎花著雨相争秀,棗頰迎陽一半丹。”8.显露;露出。《文选·陆机〈演连珠〉之三三》:“懸景東秀,則夜光與武夫匿耀。” 李善 注引《广雅》:“秀,出也。”9.特出;高出。 三国 魏 李康 《运命论》:“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﹝ 營水 ﹞蟠基 蒼梧 之野,峯秀數郡之間。” 唐 常沂 《禁中春松》诗:“翠影宜青瑣,蒼枝秀碧空。”10.特异;优秀。多指人。《文选·宋玉〈招魂〉》:“ 鄭 衛 妖玩,來雜陳些;激 楚 之結,獨秀先些。” 王逸 注“秀,異也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 會稽 賀生 體識清遠,言行以禮,不徒東南之美,實爲海内之秀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浮屠令纵西游序》:“ 令縱 ,釋氏之秀者,又善爲文。” 元 张宇 《送马德新》诗:“ 馬 弟吾鄉秀,青雲正壯年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四:“ 宋樂 字 玉才 ,年少有才,詩筆兼工,吾邑後來之秀也。”11. 元 明 间对出身官僚贵族家庭,或有财有势的人的称呼。 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·沈万三秀》:“ 元 時稱人以郎、官、秀爲等第,至今人之鄙人曰‘不郎不秀’,是言‘不高不下’也。” 明 汤沐 《公馀日录》:“ 明 初閭里稱呼有二等:一曰秀,一曰郎。秀則故家右族,穎出之人。郎則微裔末流,羣小之輩。稱秀則曰某幾秀;稱郎則曰某幾郎。”12.犹秃。参见“ 秀頂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