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秅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C5
【GBK编码】B667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1234315
【汉语拼音】chá,ná
【拼音编码】 cha2 na2
【五笔编码】 tta tta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FMH
【注音符号】ㄔㄚˊ,ㄋㄚˊ
【广东话】caa3 caa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秅 chá
<释义1>量词,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,四百把为一秅。
<释义2>古书上说的一种麻属植物。
<释义3>古县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秅 ná
<释义1>〔乌~〕古西域国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秅1 [chá ㄔㄚˊ]
[《廣韻》宅加切,平麻,澄。]
[《廣韻》當故切,去暮,端。]
古时禾稼的计数单位。四百把为一秅。《周礼·秋官·掌客》:“車三秅,芻薪倍禾。” 郑玄 注:“《聘禮》曰:‘四秉曰筥,十筥曰稯,十稯曰秅。’每車三秅,則三十稯也。稯猶束也。”
秅2 [ná ㄋㄚˊ]
[《集韻》女加切,平麻,娘。]
地名用字。 乌秅 。古国名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乌秅国》:“ 烏秅國 ,王治 烏秅城 ,去 長安 九千九百五十里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