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9E4
【GBK编码】B3D3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123414312
【汉语拼音】chèng
【拼音编码】 cheng4
【五笔编码】 tgu tgu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FAU
【注音符号】ㄔㄥˋ
【广东话】cing1 cing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秤 chèng
<释义1>衡量轻重的器具:市~。磅~。~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秤1 [chènɡ ㄔㄥˋ]
[《廣韻》昌孕切,去證,昌。]
亦作“ 稱3 ”。
1.利用杠杆原理量物体轻重的器具。《魏书·张普惠传》:“依今官度官秤計其斤兩,廣長,折給請俸之人。” 唐 古之奇 《县令箴》:“如劍之利,如鏡之明,如弦之直,如秤之平。”《事物纪原·什物器用·秤头尺》引《吕氏春秋》:“ 黄帝 使 伶倫 取竹于 崑崙 之 嶰谷 ,爲黄鍾之律,而造權衡度量。蓋因其所勝輕重之數而生權,以爲銖兩斤鈞石,則秤之始也。”如:磅秤、杆秤、台秤。2.古量词。指十五斤。《孔丛子·衡》:“斤十謂之衡,衡有半謂之秤,秤二謂之鈞。” 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一:“余嘗見 楊公 親筆與公云:‘山栗一秤,聊表村信。’”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 蔡京 對客令點檢蜂兒見在數目,得三十七秤。其他可以想見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西瓜》:“ 輪臺 西昌 八喇城 西瓜,其重及秤,蓋即今 哈密 西瓜。秤,謂十五斤。”
秤2 [chēnɡ ㄔㄥ]
[《廣韻》處陵切,平蒸,昌。]
1.用秤量物之轻重。 唐 贾岛 《赠牛山人》诗:“鑿石養蜂休買蜜,坐山秤藥不争星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糁制》:“希 探 篋取一藥示 沈 ,正琥珀色,秤取二錢重。” 元 关汉卿 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試金石上把你這子弟每從頭兒畫,分兩等上把郎君子細秤。”2.权衡;衡量。 唐 牛僧孺 《温佶神道碑》:“天將秤其德而世其家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