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A3E
【GBK编码】B758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12512525131234
【汉语拼音】gǎo
【拼音编码】 gao3
【五笔编码】 ymk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JLM
【注音符号】ㄍㄠˇ
【广东话】go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稾 gǎo
<释义1>同“稿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稾1 [ɡǎo ㄍㄠˇ]
[《廣韻》古老切,上晧,見。]
亦作“ 稁1 ”。亦作“ 蒿2 ”。
1.禾类植物的茎秆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通邑大都,酤一歲千釀……薪稾千車,船長千丈。”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 長安 地陿, 上林 中多空地,棄,願令民得入田,毋收稾爲獸食。”《晋书·谢鲲传》:“﹝ 謝鯤 ﹞任達不拘,尋坐家僮取官稾除名。”2.草荐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應侯 席稾請罪。”《南史·梁始兴忠武王憺传》:“ 憺 聞喪自投于地,席稾哭泣,不飲不食者數日。”3.箭杆。 汉 马融 《长笛赋》:“特箭稾而莖立兮,獨聆風於極危。”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“稾人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箭幹謂之稾。” 阮元 校勘记:“禾稾者,莖也;箭幹亦莖也。故箭榦之稾,即禾稾引伸之義也。”4.文字图画的草底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 懷王 使 屈原 造爲憲令, 屈平 屬草稾未定。 上官大夫 見而欲奪之, 屈平 不與。”《新唐书·张巡传》:“爲文章不立稾。”《新唐书·高郢传》:“﹝ 高郢 ﹞常掌制誥,家無留稾,或勸盍如前人傳制集者,答曰:‘王言不可藏私家。’”5.通“ 槁 ”。参见“ 稾芼 ”。
稾2 [ɡào ㄍㄠˋ]
[《集韻》居號切,去号,見。]
亦作“ 稁2 ”。
散。参见“ 稾2車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