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窴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AB4
【GBK编码】B84B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45341225111134
【汉语拼音】tián,diān,yǎn
【拼音编码】 tian2 dian1 yan3
【五笔编码】 pqf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OLO
【注音符号】ㄊㄧㄢˊ,ㄉㄧㄢˉ,ㄧㄢˇ
【广东话】ti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窴 tián
<释义1>古同“填”。
<释义2>古同“阗”。
<释义3>置放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窴 diān
<释义1>〔~軨(
=====================
窴 yǎn
<释义1>〔~赧〕窄迫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窴1 [tián ㄊㄧㄢˊ]
[《廣韻》徒年切,平先,定。]
1.“ 填 ”的古字。填塞;堵塞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》:“于是公懼,迺歸。窴池沼,廢臺榭,薄賦斂,緩刑罰。”《楚辞·天问》:“洪泉極深,何以窴之?地方九則,何以墳之?”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於是天子已用事 萬里沙 ,則還自臨決 河 ,沈白馬玉璧于 河 ,令羣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 河 。”2.见“ 窴然 ”、“ 窴窴 ”。3.通“ 置 ”。安放。《新唐书·伊慎传》:“﹝ 慎 ﹞戰 把江口 ,水湍駃,乃爲桴,窴薪焉,乘風縱火。”
窴2 [diān ㄉㄧㄢ]
[《字彙補》丁天切]
用于地名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乃駕鹿以遊于山上,爲之石主而□ 窴軨 。” 郭墣 注:“即 軨坂 也。今 杜河 東 大陽縣 ,《傳》曰:‘入于 窴軨 。’ 窴軨 ,巔、軨二音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作“顛軨”。 春秋 虞 地。故地在今 山西省 平陆县 东北。
窴3 [chǎn ㄔㄢˇ]
[《集韻》丑展切,上獮,徹。]
聲音舒緩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