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4B
【GBK编码】BB48
【笔画数】20
【笔顺】31431413425234343434
【汉语拼音】niè
【拼音编码】 nie4
【五笔编码】 tgi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AOO
【注音符号】ㄋㄧㄝˋ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籋 niè
<释义1>镊子。
<释义2>用镊子钳取:“霜髯~更疏。”
<释义3>古通“蹑”,踏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籋1 [niè ㄋㄧㄝˋ]
[《廣韻》奴協切,入帖,泥。]
[《廣韻》尼輒切,入葉,娘。]
1.镊子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弓矢》“如數并夾” 汉 郑玄 注:“并夾,矢籋也。”2.以镊钳取;夹。 宋 苏轼 《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》:“病骨瘦欲折,霜髯籋更疏。” 宋 苏轼 《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》诗:“籋盡霜鬚照碧銅,依然春雪在長松。”3.通“ 躡 ”。追踪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籋浮雲,晻上馳。”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:“籋音躡。言天馬上躡浮雲也。”《宋书·谢庄传》:“藴籋雲之鋭景,戢追電之逸足。” 唐 刘禹锡 《说骥》:“且夫昔之翹陸也,謂將蹄將齧,柢以檛策,不知其籋雲爾。” 金 元好问 《东平送张圣与北行》诗:“籋雲自可無千里,隱霧難教見一斑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