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茭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2D
【GBK编码】DCFA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22413434
【汉语拼音】jiāo
【拼音编码】 jiao1
【五笔编码】 auq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SOO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ㄠˉ
【广东话】gaa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茭 jiāo
<释义1>喂牲畜的干草:“峙乃刍~”。
<释义2>〔~白〕菰的嫩茎经某种病菌寄生后膨大,可做蔬菜。
<释义3>用竹篾或芦苇编成的缆索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茭1 [jiāo ㄐㄧㄠ]
[《廣韻》古肴切,平肴,見。]
1.作饲料的干草。《书·费誓》:“ 魯 人三郊三遂,峙乃芻茭,無敢不多,汝則有大刑。” 孔 传:“郊遂多積芻茭,供軍牛馬。”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臣所將吏士馬牛食,月用糧穀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……茭蒿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。”2.指刈草。参见“ 茭牧 ”。3.即茭白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芟菰剪蒲,以薦以茭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八·菰》:“ 江 南人呼菰爲茭,以其根交結也。”参见“ 茭白 ”。4.草索。《墨子·辞过》:“古之民未知爲衣服時,衣皮帶茭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墨子一》:“《説文》‘筊,竹索也。’其草索則謂之茭。”5.通“ 筊 ”。用竹篾、苇片编成的缆索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搴長茭兮沈美玉, 河伯 許兮薪不屬。”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:“竹葦絙謂之茭。”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祀典·桃梗苇茭画虎》:“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,飾桃人,垂葦茭,畫虎於門……冀以禦凶也。”《後汉书·礼仪志中》:“ 夏后氏 金行,作葦茭,言氣交也。”
茭2 [xiào ㄒㄧㄠˋ]
[《集韻》下巧切,上巧,匣。]
草根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荺,茭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草根通名茭。” 唐 韩愈 《崔评事墓铭》:“署爲觀察巡官,實掌軍田,鑿 澮溝 ,斬茭茅,爲陸田千二百頃,水田五百頃。”
茭3 [jī ㄐㄧ]
[《集韻》吉歷切,入錫,見。]
弓檠。正弓之器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弓人》:“今夫茭解中有變焉,故挍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茭,謂弓檠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