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虞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5E
【GBK编码】D3DD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215315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yú
【拼音编码】 yu2
【五笔编码】 hak hak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HAG
【注音符号】ㄩˊ
【广东话】jy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虞 yú
<释义1>预料:不~。
<释义2>忧虑:无冻馁之~。
<释义3>欺骗:尔~我诈。
<释义4>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。
<释义5>古同“娱”,安乐。
<释义6>古代掌管山泽的官:~人(中国春秋战国时称)。
<释义7>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,舜所建。
<释义8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虞1 [yú ㄩˊ]
[《廣韻》遇俱切,平虞,疑。]
“ 吴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猜度;料想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。”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 晋 陆翽 《邺中记》:“ 冰井臺 ……又有窖粟及鹽,以備不虞。” 崇彝 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》:“當 恭邸 與 英 法 各國議約之際,特偕此公同往,以備不虞。”2.忧虑,忧患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 衛文公 有 邢狄 之虞,不能禮焉。” 唐 韩愈 《与凤翔邢尚书书》:“戎狄棄甲而遠遁,朝廷高枕而無虞。”《剪灯新话·寄梅记》:“盛意既濃,沮之則近無情,從之則虞有辱,奈何?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〈二十四孝图〉》:“一到卧冰求鲤,可就有性命之虞了。”3.准备,防范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以虞待不虞者,勝。” 李筌 杜牧 注:“有備預也。”《三辅黄图·杂录》:“舊典,行幸所至,必遣静室令先按行清静殿中,以虞非常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草堂记》:“敞南甍,納陽日,虞祁寒也。” 宋 叶適 《叶岭书房记》:“募兵急備守,補樓船器甲之壞,以虞寇至。”4.企望;期待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:“且日虞四邑之至也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左传上》:“家大人曰:《方言》曰:‘虞,望也。’言日望四邑之至也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昭公六年》:“始吾有虞于子,今則已矣。”5.欺诈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“無貳無虞,上帝臨女。” 毛 传:“虞,誤也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虞與誤古同音通用……《廣雅·釋詁》:‘虞,欺也。’誤亦欺。”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”6.惊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悔吝者憂虞之象也。”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周易》:“《廣雅·释詁》曰:‘虞,驚也。’然則憂虞猶言憂驚也。”7.通“ 娱 ”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恃險與馬,而虞鄰國之難,是三殆也。” 杨伯峻 注引 杨树达 《读左传》:“虞讀如娱。《説文》:‘娱,樂也。’”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故主虞而安,吏肅而嚴,民樸而親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管子九》:“虞與娱同,樂也,言國有道則主樂而安也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建本》:“追觀上古,友賢大夫,學問講辯,日以自虞。”《宋史·乐志七》:“羽籥陳容,干戚按節,德閑而泰,功勞而決,虞我神祇,揚我謨烈,盡美盡善,福流有截。”8.古代掌管山林川泽之官。《书·舜典》:“咨 益 ,汝作朕虞。” 孔 传:“虞,掌山澤之官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:“《周書》曰:‘農不出則乏其食,工不出則乏其事,商不出則三寶絶,虞不出則財匱少。’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。此四者,民所衣食之原也。” 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》:“虞即《周礼》的山虞、泽虞。大抵鱼盐铜铁都归虞管辖,在性质上看来一多半是属于工的。”9.古代一种祭祀名。既葬而祭叫虞,有安神之意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司以几筵舍奠於墓左,反,日中而虞。”《释名·释丧制》:“既葬,還祭於殯宫曰虞。謂虞樂安神,使還此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鄙孝议》下:“故合葬於 防 , 孔子 先反者,尚修虞事也。今之愚民,既葬不掩,謂乎不忍也;既掩不虞,謂乎廬墓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十一月,己亥,虞主至自山陵,皇太后迎奠於 瓊林苑 ……庚子,虞於 集英殿 。”10.朝代名。帝 舜 有天下之号。11.古国名。 舜 之先封于 虞 ,故城在今 山西省 平陆县 东北。 周武王 克 殷 ,封 古公亶父 之子 虞仲 的后人于此,是为 西虞 。12.古国名。 夏禹 封 舜 子 商均 于 虞 ,为今 河南省 虞城县 。 夏少康 自 有仍 奔 虞 ,即此。13.姓。 战国 时有 虞卿 。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