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8C
【GBK编码】B0F6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2512141112
【汉语拼音】bàng,bèng
【拼音编码】 bang4 beng4
【五笔编码】 jdh jdh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CI
【注音符号】ㄅㄤˉ,ㄅㄥˋ
【广东话】pong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蚌 bàng
<释义1>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,介壳长圆形,表面黑褐色,壳内有珍珠层,有的可以产出珍珠:~胎(指珍珠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蚌 bèng
<释义1>〔~埠(
<释义2>musselclamb?)〕地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蚌1 [bànɡ ㄅㄤˋ]
[《廣韻》步項切,上講,並。]
亦作“ 硥1 ”。亦作“ 蜯1 ”。
1.软体动物。有两个可以开闭的多呈椭圆形介壳,壳内有珍珠层,或能产珠。《易·说卦》:“﹝離﹞爲鱉,爲蟹,爲蠃,爲蚌,爲龜。” 汉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巨蜯函珠,駮瑕委蛇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介二·蚌》:“蚌與蛤同類而異形。長者通曰蚌,圓者通曰蛤,故蚌从丰,蛤从合,皆象形也。後世混稱蛤蚌者非也。”2.蠧虫。
蚌2 [bènɡ ㄅㄥˋ]
地名用字。今 安徽省 有 蚌埠市 。
蚌3 [fēnɡ ㄈㄥ]
[《集韻》敷容切,平鍾,敷。]
通“ 蜂1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