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褎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90E
【GBK编码】D184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41351312343534
【汉语拼音】xiù
【拼音编码】 xiu4
【五笔编码】 yqg yqg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RMR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ㄡˋ
【广东话】jau6 zau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褎 xiù
<释义1>古同“袖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褎1 [xiù ㄒㄧㄡˋ]
[《廣韻》似祐切,去宥,邪。]
“ 袖1 ”的古字。
《诗·唐风·羔裘》:“羔裘豹褎,自我人究究。”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是日也,拂衣而喜,奮褎低卬,頓足起舞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褎,古衣袖字。”
褎2 [yòu ㄧㄡˋ]
[《廣韻》余救切,去宥,以。]
亦作“ 褏2 ”。亦作“ 裒2 ”。
1.服饰盛美的样子。《广韵·去宥》:“褎,服飾盛皃。”《集韵·去宥》:“褎、褏,盛飾皃。《詩》:‘褎如充耳’。或从由。”参见“ 褎2如充耳 ”、“ 褎2褎 ”。2.禾苗渐长貌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實種實褎。” 毛 传:“褎,長也。” 郑玄 笺:“褎,枝葉長也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﹝《傳》、《箋》之‘長’﹞皆當讀長短之長,正義訓爲生長,失之。”3.出众貌。 明 张居正 《与文选李石塘书》:“昔公養重丘園,望隆朝野,今清明之會,褎然彙征,展布平生,以答羣望。”参见“ 褎2然舉首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