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逿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03F
【GBK编码】DF54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251113533454
【汉语拼音】dàng
【拼音编码】 dang4
【五笔编码】 jgqp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KRO
【注音符号】ㄉㄤˋ
【广东话】dong6 to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逿 dàng
<释义1>跌倒:“式耻之,阳醉~地。”
<释义2>古通“荡”,摇荡,冲击:“周身热,脉盛者,为重阳。重阳者,~心主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逿1 [dànɡ ㄉㄤˋ]
[《廣韻》徒浪切,去宕,定。]
跌倒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王式》:“ 式 恥之,陽醉逿墬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逿,失據而倒也。墬,古地字。” 宋 苏轼 《浊醪有妙理赋》:“陽醉逿地,常陋 王式 之褊;烏歌仰天,每譏 楊惲 之狹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神女》:“生大醉逿地,但覺有人以冷水灑面,恍然若寤。”一说,谓仰跌。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言》:“ 江 南 運河 而東至於 浙江 ,謂墜地俛者爲合仆……向後偃爲逿。”
逿2 [tánɡ ㄊㄤˊ]
[《集韻》徒郎切,平唐,定。]
摇荡;冲击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周身熱,脈盛者,爲重陽。重陽者,逿心主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:“逿者,盪也。謂病盪心者,猶刺其心。”《文选·张衡〈思玄赋〉》:“爛漫麗靡,藐以迭逿。” 李善 注:“逿,突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