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章 汉语拼音zhāng 五笔编码 ujj !
时间: 2013年08月17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7AE0
【GBK编码】D5C2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41431251112
【汉语拼音】zhāng
【拼音编码】 zhang1
【五笔编码】 uj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SUKE
【注音符号】ㄓㄤˉ
【广东话】zoeng1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章 zhāng <释义1>歌曲诗文的段落:~节。~句。乐~。~回体。顺理成~。断~取义。 <释义2>条目,规程:~程。~法。简~。党~。约法三~。 <释义3>修理:杂乱无~。 <释义4>花纹,文采:黑质而白~。 <释义5>戳记:图~。盖~。 <释义6>佩带的身上的标志:袖~。领~。徽~。像~。 <释义7>奏本:奏~。本~。 <释义8>古同“彰”,彰明。 <释义9>姓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章1 [zhānɡ ㄓㄤ] [《廣韻》諸良切,平陽,章。] 亦作“ 遧1 ”。 1.典章制度。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:“不愆不忘,率由舊章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舊章,先王之禮樂政刑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王章也。未有代德而有二王,亦叔父之所惡也。” 南朝 宋 谢瞻 《张子房》诗:“王風哀以思, 周 道蕩無章。”2.采色;花纹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。” 孔 传:“尊卑彩章各異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,目不别五色之章爲昧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说》:“ 永州 之野産異蛇,黑質而白章。” 清 景星杓 《山斋客谭·海怪》:“ 浙江 之 赭山 ,有物焉,形若婦人,白身黑章,斑駮相間。”3.古代礼服上绣的红白相间的花纹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画繢》:“青與赤謂之文,赤与白謂之章,白與黑謂之黼,黑與青謂之黻,五采備謂之繡。”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命婦官染采,黼黻文章,青黄白黑,莫不質良。”4.标记;徽章。《逸周书·谥法》:“謚者,行之迹也;號者,功之表也;車服,位之章也。”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行間之治,連以伍,辨之以章,束之以令,拙無所處,罷無所生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指武》:“分爲五選,異其旗章,勿使冒亂。”5.指旌旗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變非聲章,弗能移也。” 韦昭 注:“章,旌旗也。”6.诗歌或乐曲的段落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賦詩斷章,余取所求焉,惡識宗?” 杜预 注:“譬如賦詩者,取其一章而已。”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 子家 賦《載馳》之四章, 文子 賦《采薇》之四章。”7.指文章的段或篇。 唐 刘知幾 《史通·叙事》:“句積而章立,章積而篇成。” 唐 韩愈 《上贾滑州书》:“竊整頓舊所著文一十五章以爲贄。”8.指事物发展的阶段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夫王公諸侯之有飫也,將以講事成章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志於道也,不成章不達。” 杨伯峻 注:“事物達到一定階段,具一定規模,則可曰成章。”9.条款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與父老約,法三章耳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传》:“尋有言 忠賢 二十四罪章者。”10.显赫的功勋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夫武,禁暴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衆、豐財者也,故使子孫無忘其章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春秋左传中》:“凡功之顯著者謂之章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今一言而辟境,其章大矣。”11.盛。《易·姤》:“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” 高亨 注:“章,盛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:“得時之稼,其臭香,其味甘,其氣章。” 高诱 注:“章,盛也。” 宋 叶適 《〈徐斯远文集〉序》:“ 慶曆 、 嘉祐 以來,天下以 杜甫 爲師,始黜 唐 人之學,而 江西 宗派章焉。”12.显示;表明。《书·尧典》:“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教之以禮法,章顯之使之明著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且夫兄弟之怨,不徵於他,徵於他,利乃外矣。章怨外利,不義。” 韦昭 注:“章,明也。”《汉书·武五子传赞》:“故 車千秋 指明蠱情,章太子之冤。”《明史·儒林传一·崔铣》:“臣聞天子得四海歡心以事其親,未聞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。賞之,適自章其私昵而已。”13.表彰;显扬。《商君书·说民》:“章善則過匿。”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朕夙寤晨興,惟前帝王之憲,永思所以奉至尊,章洪業,皆在力本任賢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睢水》:“命縣人長照爲文,用章不朽之德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八:“余謂碑誌,本以章其人之善。”14.明显;显著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見亂而不惕,所殘必多,其飾彌章。” 韦昭 注:“章,著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故善爲君者,矜服性命之情,而百官已治矣,黔首已親矣,名號已章矣。” 高诱 注:“章,明也。”15.辨别;区分。《孔子家语·曲礼子贡问》:“ 孔子 曰:‘ 季氏 之婦可謂知禮矣,愛而無私,上下有章。’” 王肃 注:“章,别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貴賤有章,則慕賞畏罰。”《弘明集·正诬论》:“故王者之居,必金門玉陛,靈臺鳳闕,將使異乎凡庶,令貴賤有章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严治篇》:“等異則尊卑别矣,飾繁則上下章矣。”16.臣下给君主的奏本。《後汉书·寒朗传》:“帝問曰:‘誰與共爲章?’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四方節度,整兵頓馬,上章請討,俟命起坐。” 宋 苏轼 《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》:“再閲來章,式嘉忠節。”17.上奏章告发。 汉 蔡邕 《太尉乔公碑》:“被詔書爲將作大匠,爲受罰者所章,拜議郎。”《後汉书·韩棱传》:“ 棱 陰代 興 視事…… 興 子嘗發教欲署吏, 棱 拒執不從,因令怨者章之。” 李贤 注:“章謂令上章告言之。” 唐 韩愈 《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其後上將有所相,不可於衆,君與起居舍人 李約 交章指摘,事以不行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 東坡 守 杭 ,法外刺配 顔巽 父子。御史論爲不法,累章不已。”18.古历法名词。十九年为一章。《周髀算经》卷下之三:“十九歲爲一章。四章爲一蔀,七十六歲。”《後汉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月分成閏,閏七而盡,其歲十九,名之曰章。” 宋 苏轼 《神宗皇帝挽词》之三:“接統真千歲,膺期止一章。”19.印章。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:“守邸怪之,前引其綬,視其印, 會稽 太守章也。” 三国 魏 曹操 《选举令》:“ 魏 諸官印,各以官爲名,印如 漢 法,斷二千石者章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汉高祖功臣颂〉》:“跨功踰德,祚爾輝章。” 李善 注:“章,印章也。” 唐 崔湜 《襄阳作》诗:“廟堂初解印,郡邸忽腰章。”20.大木材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水居千石魚陂,山居千章之材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章,大材也。”21.引申为计量大树的量词。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秦系》:“ 南安 有 九日山 ,大松百餘章,俗傳 東晉 時所植。” 明 宋濂 《双桂轩记》:“有桂一章,雙榦直上,始合於一,又復歧而旁達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桂樹兩章,參空合抱;花氣隨風,香無斷際。”22.章甫冠的省称。《文选·赵至〈与嵇茂齐书〉》:“表龍章於裸壤,奏《韶》舞於聾俗,固難以取貴矣。” 李善 注:“章,章甫之冠也。”23.章服的省称。一种有图文作为等级标志的礼服或官服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其鐫月廪,仍褫身章。”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你直叩丹墀,奪得朝章,换却白衣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:“又要諸位寬章,諸位只好遵命。”24.章草的省称。 唐 孙过庭 《书谱》:“雖篆、隸、草、章,工用多變,濟成厥美,各有攸宜。” 宋 姜夔 《续书谱·行书》:“草出於章,行出於真。”25.通“ 獐 ”。一种似鹿而小的哺乳动物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画繢》:“山以章,水以龍。” 郑玄 注:“章讀爲獐。獐,山物也。”26.通“ 樟 ”。一种常绿乔木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楩柟豫章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章,今之樟木也。”27.通“ 嫜 ”。参见“ 姑章 ”。28.姓。 章2 [zhànɡ ㄓㄤˋ] [《廣韻》之亮切,去漾,章。] 通“ 障1 ”。通“ 鄣2 ”。 《管子·乘马数》:“章四時守諸開闔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马非百 曰:“謂障而守之也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上》:“疏布輤,四面有章,置於四隅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章,本或作鄣,音同,注亦同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竟 汉语拼音jìng 五笔编码 ujq ujqb 下一篇文章:竡 汉语拼音bBi 五笔编码 udjg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