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竹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AF9
【GBK编码】D6F1
【笔画数】6
【笔顺】312312
【汉语拼音】zhú
【拼音编码】 zhu2
【五笔编码】 ttg ttg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AMI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ˊ
【广东话】z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竹 zhú
<释义1>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~子。~叶。~笋。~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~刻。
<释义2>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~。
<释义3>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<释义4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竹1 [zhú ㄓㄨˊ]
[《廣韻》張六切,入屋,知。]
1.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。嫩芽即笋,可食;茎圆柱形,中空,直而有节,性坚韧,可用作建筑材料及制造各种器物;叶四季常青,经冬不凋。《诗·卫风·淇奥》:“瞻彼 淇 奥,緑竹猗猗。” 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初放》:“便娟之脩竹兮,寄生乎江潭。” 唐 韩愈 《题百叶桃花》诗:“百葉桃花晚更紅,窺窗映竹見玲瓏。” 明 徐渭 《答王口北》:“承此食肉之盛惠,得免瘦癯;因思無竹之雅言,形諸圖畫。” 沈从文 《边城》一:“祖父同 翠翠 两人,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,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。”2.指竹简。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樊逊》:“爰自末葉,法令稍滋, 秦 篆無以窮書, 楚 竹不能盡載。”参见“ 竹帛 ”、“ 竹簡 ”。3.古乐八音之一。指竹制管乐器,箫管笙笛之类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歌者在上,匏竹在下,貴人聲也。” 郑玄 注:“竹,箎笛也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匏竹利制,大不踰宫,細不過羽。” 韦昭 注:“竹,簫管也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八音:土曰塤,匏曰笙,皮曰鼓,竹曰管,絲曰絃,石曰磬,金曰鐘,木曰柷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《禮樂器記》,管,漆竹,長一尺,六孔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醉翁亭记》:“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,射者中,弈者勝。”《痛史》第一回:“叫些歌姬……對着這偶像彈絲品竹。”4.姓。 汉 代有 竹晏 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二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