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04
【GBK编码】F3C7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143141132
【汉语拼音】jī
【拼音编码】 ji1
【五笔编码】 tga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AE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ˉ
【广东话】ga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笄 jī
<释义1>古代的一种簪子,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,或插住帽子:发~。弁~。
<释义2>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,即成年:及~。~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笄1 [jī ㄐㄧ]
[《廣韻》古奚切,平齊,見。]
亦作“ 筓1 ”。
1.簪。古时用以贯发或固定弁、冕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皮弁笄,爵弁笄。” 郑玄 注:“笄,今之簪。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其姊聞之,因摩笄以自刺,故至今有 摩笄之山 。”2.指女子十五岁成年。亦特指成年之礼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女子許嫁,笄而醴之稱字。” 郑玄 注:“笄,女之禮,猶冠男也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 郑玄 注:“謂應年許嫁者。女子許嫁,笄而字之。其未許嫁,二十則笄。” 宋 曾巩 《知处州青田县朱君夫人戴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受教於始笄,從事於既嫁,少而行修於身,老而教行於家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二回:“ 薛大妹妹 今年十五歲,雖不算是整生日,也算得將笄的年份兒了。”
|